常有書法家寫「讀書樂」橫幅懸於室中。讀書之樂樂於心,這種快樂是一種原始的快樂。讀書是原始的消遣方式之一,它的功能是娛情樂心。
樂心是什麼?是物我兩忘,完全進入到書中,一旦進入此境界,世界中常常「無我」了。
讀書破悶是樂心,讀書說貧道苦也是樂心,文人喜讀書,在舊時,文人一般皆清貧,於是讀書度日,寫詩療飢,頗有「阿Q」的風範。
讀書之樂不是樂在肢體上。
譬如打高爾夫,其神其態,其身其體都瀟灑;讀書則不然,或坐於椅,或倚於床,或蜷曲沙發中,捧讀一書,此乃「樂心」之一也。
讀書之樂樂在消費上。
都說書價高,倘有好書,凡好書不厭千回讀。即使一千元一本的書,讀一千遍才合一元一遍,再說,書幾時讀壞?孔子當年讀《易》,韋編三絕,就等於現代人把書讀散頁了,重新裝訂嘛,裝訂一下又是新書。
讀書雖不是什麼消費,但又是讀書人最大的一筆開支,袁枚在他的《隨園詩話》中曾說:余幼時,有「家貧夢買書」之句,蓋家窮也,擠兌得人把買書弄到夢境中,越這樣,讀起書來如飢兒吃饃,香得很呢,此乃樂心之二也。
讀書樂心樂在輕鬆上。
有的大學生以為讀書上課是一苦,這樣的讀書不入心只入口,心苦口也苦;而以讀書為樂者,才能樂心入心。
真正樂心的讀書是享受,甘之如飴,食而再食。以讀書為苦者,怎能享受到讀書的樂心之境呢?
樂心不難,讀書吧!明代于謙說:「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快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胸無芥塵一片清明,能不樂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