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比中華民國還悠久的南門市場,見證台北及南門地區從四周都是田地到如今大廈林立的發展史,也承載諸多記憶及老店代代相傳的傳統美味,更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如今配合改建計畫,十月六日將是最後一天營業,晚上將正式熄燈,令人感到不捨;但暫停營業十天後,市場攤商將搬遷到愛國東路北側與杭州南路東側的南門中繼市場,於十月十七日入厝儀式當天試營運,再與民眾見面,預計三年後新南門市場竣工才遷回原址。
「南門市場」源自一九○六年的舊城南門口外的千歲市場,歷經擴建後,於一九四五年定名為「南門市場」,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二年間改建為現今地上十層、地下二層綜合行政大樓,原本暫遷南海路營業的攤商與新攤商於竣工後陸續進駐,才讓市場再次繁榮發展。
二○一二年市場建物因被測出氯離子超標,市府於二○一六年規畫南門市場配合捷運萬大線工程改建;南門中繼市場去年八月開工後,地上二層建物已大致完工,十月可供攤商進駐,樓地板面積約六千平方公尺,總攤數約二百五十個,另設有汽機車格各七十、八十個。
市場處表示,南門中繼市場一樓大略可分東西兩側,西側供百貨部使用,東側則是生鮮、南北貨攤商,透過隔間、攤位玻璃罩等方式隔離氣味及確保衛生;而二樓則為飲食攤、攤販冷庫及停車場。
市場處也安排中繼市場十月十七日試營運當天起,每周二到周日,上午八時到傍晚六時,往返捷運中正紀念堂站二號出口與南門中繼市場門口的接駁車,發車班距十分鐘;逢春節期間,每天還會延長營運到晚上八時。至於舊南門市場何時拆除?市場處指出,約十月下旬會讓市場內淨空、同時加強滅鼠,於十一月展開拆除前置等作業,預計十二月怪手會進場;而改建的新大樓則預計為地上十二層、地下五層的捷運共構大樓,總樓地板面積二點八萬平方公尺,市場將使用其中地上、地下一、二樓。其餘為停車場、公務機關使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