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教師節,總會想起在彰化師大讀特殊教育研究所時,教授常告誡的一句話:「當老師,需要有『三心二意』:愛心、耐心和信心,加上美意與善意。」
愛心: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說「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教授引此言,要我們一旦當了老師,就要擁有一顆愛心;無論是國中小學老師,或幼兒園、安親班,甚至是托嬰中心教保員與保母,都需有視學子如己出的愛心,讓孩子在愛中成長,才會有健全人格。
耐心:欠缺耐心的老師,常會以暴力對待學習遲緩、調皮搗蛋等學生,在暴力管教下的學子,將來必然會產生「以暴制暴」的報復心理,影響社會治安至鉅。
信心:對孩子的學習與表現,教師應有充足的信心,不可以一時的表現和成績,來論斷未來的發展;畢竟有人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相反的,有人則是「小時又笨又傻,長大變聰明」。
美意:教師須存有美好的心意,以求好的心態來善待學子,也就是讓他們知道老師希望他們能多接觸美好事物,以美化人生。
善意:心存布施行善之意,對家境窮困或家逢變故孩子,應協助申請獎助學金,及時伸出援手,讓學子能順利成長。
個人多年來即遵行這「三心二意」與學生共處,因此多年前僥倖榮獲樹人獎與師鐸獎的榮譽,要感謝當年教授的告誡之言。
劉錦得(彰化縣╲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