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研究 基因Naa10p表達過量 導致肥胖

 |2019.09.26
111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肥胖是國人常見問題,肥胖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和癌症等疾病相關,飲食導致的肥胖更影響民眾健康。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發現,肥胖症和體內基因Naa10p表達過量有關,若抑制人體脂肪組織中的Naa10p的酶活性,將可控制飲食誘導性的肥胖。研究成果登上國際知名期刊。

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研究發育及疾病中的轉錄與表觀遺傳調控,研究員阮麗蓉指出,Naa10p是人體發育時的重要蛋白質,但過量Naa10p會導致肥胖、癌變等可能。

阮麗蓉說,從過往研究已知,Naa10p突變會導致發育遲緩、智能障礙,特徵是皮下脂肪很少,嚴重者更出現罕病奧格登症候群,患者多數活不過一歲半;此外,人體內主導耗能產熱的米色脂肪細胞(beige fat)能增強能量消耗,但若發生缺陷,反致儲存脂肪的白色脂肪組織擴張,引發飲食誘導性肥胖。

團隊成員、主要執行實驗的中研院博士後學者李振誠表示,人體中米色脂肪細胞的功能為燃燒脂肪、產生熱量,而使體重降低。他與團隊透過小鼠實驗,了解Naa10p是否與脂肪生成和代謝相關,利用全身和脂肪專一性剔除Naa10p的小鼠,與高脂肪飲食小鼠對照,結果發現,剔除Naa10p基因的小鼠明顯瘦小,也促進米色脂肪細胞生成及產熱,預防高脂肪飲食引起肥胖。

團隊也和台大內科教授莊立民、張以承合作,檢驗Naa10p與人類肥胖的相關性。研究也發現,人類Naa10p的基因表現量,也與肥胖成正相關。李振誠說,此研究證實,Naa10p蛋白導致肥胖,雖然是胚胎發育必須,過量可能引發肥胖及癌症風險,若能抑制其酵素活性,即可對抗肥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