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缺牙了,想要知道自體牙齒移植是否可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運用3D列印技術輔助牙齒自體移植推出新型態自體齒移植,移植手術前,透過3D列印製作可移植牙齒(以下稱「捐贈齒」)模型齒,根據模型齒形狀修整預計植入的齒槽骨,修整為適當尺寸後再將捐贈齒拔起植入,可大幅降低捐贈齒在口腔外時間,爭取移植黃金時間,提高預後品質。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顏明良表示,為減少捐贈齒拔除後,反覆修整齒槽骨的等候時間,北醫附醫與北醫大牙體技術系研發利用最新的3D列印技術,移植手術前先利用斷層掃描,得到「捐贈齒」形狀,並利用3D列印技術打造出「一比一」捐贈齒模型,可大幅降低捐贈齒在口腔外面時間,捐贈齒拔除到移植完成,最快可在三分鐘內完成。
他指出,牙齒自體移植,因使用自己牙齒,較無排斥問題,清潔維護如同自然齒。不過,自體齒移植仍有條件限制,例如智齒形狀、有齲齒狀況、牙根過短或其他齒源性發炎,建議有需求者,可先諮詢專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