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表藝3場館 衛武營音響最優

 |2019.09.24
2740觀看次
字級
音樂界人士指國家歌劇院「美聲涵洞」只是噱頭。圖/何定照

【本報綜合報導】高雄衛武營藝文中心去年啟用,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旗下三場館至此到齊。究竟哪座場館音樂廳音響效果最好?樂界普遍認為,衛武營以全台惟一葡萄園式音樂廳最優;台北國家音樂廳除了低音易混濁,整體表現很不錯,排名第二;有「歌劇院」之稱的台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則敬陪末座。

大提琴家張正傑表示,去年柏林愛樂交響樂團來台,他聽了兩廳院和衛武營場,發現台北場聽不出的細節,高雄場絲絲入耳,每個聲部清晰不混濁,特色分明,整體音響具有生命力,如「樂團的試金石」。與他相熟的柏林愛樂音樂家,也告訴他衛武營比較好。

張正傑說,一般認為衛武營因舞台在中央,所以聲音和觀眾比較親近、平均。當初在規畫時,找來旅居法國的國際建築聲學大師徐亞英設計聲學,徐亞英事必躬親,多次返台監工,還來聆聽柏林愛樂場,關心衛武營表現。

MUZIK古典樂刊副總編輯連士堯認為,衛武營好到不輸柏林愛樂廳。音樂廳不能只有一樓中間區好,每個座位都要好,衛武營葡萄園式設計可讓聲音平衡進入耳裡,因此每個位子都可享受音樂。不過,他也提醒,衛武營因調整音場,座位區有許多不規則的反響板,選位最好避開「地雷」,否則聲音悶悶的。

連士堯說,一般認為音樂廳的歷史愈久愈好,像維也納金色大廳不擦灰塵、不換窗簾,就是怕破壞歷史累積出來的音場。

台中歌劇院

美聲涵洞是敗筆

台中國家歌劇院硬體主打弧線幾何造型,對外聲稱是「美聲涵洞」。但歌劇院其實無真正音樂廳,三座劇場都以「劇院」為名,表演藝術界普遍認為劇場音響不佳,指出正是涵洞設計造成表演者不便,劇院大廳因洞穴設計造成回聲嚴重。

針對歌劇院的音響,戲曲學院劇場藝術學系副教授劉培能表示,歌劇院預算一開始就不足,當時台中市府一定要蓋,雖追加經費,仍有許多項目無法做。

劉培能表示,新建工程都要有新建工程委員會,台中市府建設局新建工程處邀請劇場界人士擔任歌劇院委員,對工程提出意見。

每次開會前,都給委員大量資料,開會卻只有兩三個小時,歌劇院建築師伊東豊雄是日本人,翻譯就耗費許多時間,使得問題大多無法解決。劉培能說,當時委員告訴伊東,劇院太多圓弧、轉角、斜面,不利劇場空間使用,會造成可怕的回聲,但伊東堅持原設計,他雖曾找長期合作的日本專業音響團隊來台協助改善,但最後的成果,顯然並不能讓人滿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