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這門藝術據說是義大利人發明的,它的歷史雖然可以追溯到中世紀,但人們普遍認為,法國宮廷對芭蕾舞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十七世紀中葉,路易十四將一些法國著名的舞蹈學院請進了宮廷,並成立了舞蹈學院。而擔任學院院長一職的人物,就是國王的舞蹈教師││皮埃爾.博尚。此人即被認為是第一個跳芭蕾舞的男演員。
十八世紀芭蕾的技巧有極大提高,並開始將芭蕾看作是戲劇情節的載體。一七六一年,芭蕾舞《唐璜》由作曲家格魯克譜曲,在奧地利上演,主演安吉奧尼的是奧地利帝國劇團的芭蕾大師。
在這個時期,芭蕾和歌劇一樣走上了舞台,在歌劇院演出,許多歌劇都有芭蕾的段落。
十九世紀初,芭蕾舞台盛行浪漫主義,開始採用重心全在腳尖上的舞蹈動作,女演員成為舞台上最理想的形象。職業作家和歌劇作家為芭蕾寫劇本成為普遍現象。
十九世紀末,佩季帕在聖彼得堡以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伴奏編導出《睡美人》以及《天鵝湖》等不朽的舞劇,將經典式芭蕾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十世紀俄國芭蕾對西方世界產生巨大影響。一九○五年,巴甫洛娃在聖彼得堡表演《天鵝之死》,得到極高讚譽,她後來在各國巡演達二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