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穿孩童障礙 早療解決問題

李祖翔 |2019.09.10
3516觀看次
字級
第一的老師會透過水果模型,讓家長知道如何評估幼兒的認知與語言發展。 圖╱第一基金會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2歲了不會喊媽媽,是「大雞晚啼」?第一社福基金會專業發展組組長易曼不這麼認為,觀察後果然讓她發現孩子是口水量多導致發音不順,要透過多吃多咀嚼的訓練來矯正。易曼就是這麼一位隱藏在民間、一眼能找出許多端倪的高手。

大學讀法律系,聽到廣播介紹自閉症孩童,動了惻隱之心的易曼,自願到台大心理衛生中心服務,開啟通往社福界的大門。「我發現,曾經視為理所當然的事,都變得不一樣了,原來世界上有那麼多需要辛苦長大的小孩,原來這些孩子的父母那麼了不起!」於是到美國進修,4年拿到特教、幼教雙碩士和蒙特梭利幼教證照,返台後進入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至今20年。

她參與的早療服務分兩大類,一是「中心服務」,讓家長帶孩子來上課,或提供時段療育、日間托育等服務,二是「社區服務」,指導保母、老師如何發現問題、即時通報,及到幼兒園駐點,省去父母奔波的麻煩,還有個案管理,提供早療家庭資源。

發現遲緩 官民攜手把關

基金會希望有需要的小朋友都能在6歲前被發現,雖然診斷需由醫師評估,但他們仍得作好前置作業,吸引家長正視孩子的問題,所以練就「一眼洞穿」的本事,除了正式的標準評估表,經驗也是提高警覺的利器,易曼分享她的經驗:4、5個月大的孩子如果軟軟地躺著,要注意;10個月大還不會翻身,要注意;快1歲還不會扶東西站立,要注意;1到2歲很安靜,大人說話沒反應,或很執著想做的事,要注意;3歲才咿咿呀呀學講話,不會認物、說名詞,要注意……。

但是厲害高手也有沒轍的時候,當他們碰到無感及怕孩子被貼標籤的家長,往往出現不願帶孩子去檢查、錯過學齡前黃金治療期的遺憾。「我們的通報率很低,衛福部做過發展遲緩的幼兒統計,人數僅為新生兒的2%,但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幼兒發展遲緩發生率是6%~8%。」為此第一基金會在新北市府支持下,與托育中心合作,若保母發現孩子行為有異,會通報給社會局兒童健康發展中心,再轉介到第一接受早療。

障礙與天才 僅一線之隔

「我們希望孩子更好,早療是真的有幫助。」讓易曼掛念較深的一個孩子,是確診為自閉症的小華,他4歲才會叫媽媽,剛開始情緒不穩、固執、有溝通障礙,早療幫助他學會說話,但話說得太好又聰明,才發現屬於某方面天賦極高的高功能自閉症,「相信嗎?我人生第一支智慧型手機是因為他而買,他在升小一時就跟我分析Android和ios兩種作業系統的差異,我聽了很心動,立刻買。」

易曼說,早療是幫助孩子找到更好的方式解決問題,如有孩子借不到同學的東西就發脾氣,甚至掀桌子,不懂得說出自己的不滿,焦慮時就會抓狂,一般老師只能用隔離他的方式來處理,但早療老師必須同理他的行為,引導說出原因,再示範、帶他做一次正確表達。有個她服務過的孩子,如今考上明星高中,只有少數人知道,這是多麼令人喜極而泣的成果。

每個夜晚,易曼都會記錄家庭故事的心疼與感動處,邊寫邊掉淚,但孩子天真可愛的笑容和學習進步的成就感促使她的腳步日復一日不停歇。現在他們不時透過開罐、走平衡木等親子遊戲,讓家長知道要注意行為與眾不同的孩子,相信有了新生兒定期篩檢、打預防針時篩檢和幼兒園就學時篩檢等層層把關,孩子能少走一點辛苦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