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台失智人口逾二十八萬人,失智者遭詐騙事件時有所聞,台灣失智症協會公布全台首次失智者財物損失風險案例調查,發現失智症患者發生財務損失時,近半數尚未確診,且多達三分之一遭自己家屬欺騙,案件數居冠,其次才是詐騙集團。
台灣失智症協會財務安全工作小組共收集七十四個案例,調查發現,財物損失可能為失智症早期徵兆,高達三十四人被騙時尚未被診斷為失智症,且多達六十五人尚無輔助或監護宣告。
台灣失智症協會財務安全工作小組召集人李梅英進一步分析,二十五人被家屬剝削財務,十七人為詐騙集團所騙,朋友或同事、商家、陌生人各十人,因金融人員被騙者有六人、被看護剝削財務四人、甚至被法律、社會福利人員欺騙也各有一人。
台灣失智症協會常務理事徐文俊表示,近年頻頻接到家屬來電詢問失智者引發買賣糾紛、投資理財糾紛、詐騙或家屬爭產等,無奈失智者財物損失時往往沒有監護或輔助宣告,或尚未確診失智症,無法確認行為發生時失智者的能力,因此法律上經常被判敗訴,只能認賠損失大筆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