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讀擷秀》 六月六 曬書曬經曬龍袍

菲爾 |2007.07.30
3781觀看次
字級

農曆六月六剛過去,在古代這一天,寺院、宮廷、民間都會將屋裡需要曝曬的物品攤到太陽底下,如麥糧、書本、字畫、佛經、衣物、棉被、龍袍等等。因此,六月六有許多別稱,如:曝書日、曬龍袍日、曬經節、翻經會等。

〈千字文〉中有句話叫「隆貧曬腹」,指的是《世說新語‧排調》裡記載的一個叫郝隆的飽學之士曬肚子的故事。

話說人家開箱倒櫃曬衣物時,郝隆便仰臥在地上曬太陽,稱說是:「吾曬腹中書耳」。此事〈漳州四時竹枝詞〉也記載了,「曬衣六月蠹能除,酷熱金烏燎太虛。此日天門開好曬,郝隆惟曬腹中書。」不過,日子從原來的農曆七月七日,變為六月六日。

據說清代著名文學家朱彝尊也有這習慣。一日康熙皇帝微服私巡,見他袒腹曬書,甚感奇怪,便問其詳,他說他一肚皮的書,需要曬曬太陽,免得發黴了。

康熙面試一番,果然滿腹經論,對答如流,當場把他封作翰林院檢討。

朱彝尊的故居也叫「曝書亭」,是他藏書的地方,傳有八萬卷藏書,內有康熙御筆「研經博物」橫匾。他的代表作〈桂殿秋〉,況周頤的《蕙風詞話》將此作列為當朝第一。

而真有曬書事典者,則在清人潘奕雋〈六月六日曬書詩〉中寫得詳細:「三伏乘朝爽,閒庭散舊編。如遊千載上,與結半生緣。讀喜年非耋,題驚歲又遷。呼兒勤檢點,家世只青氈。」最後兩句,提到讀書世家(青氈)的長輩指點兒女曬書,描述生動。

而稱該日為「曬經節」,是因為民間有稱此日「天門開」,寺院在這一天會把久藏的經書拿出來翻曬,同時還會慎重地舉行禮佛誦經的儀式,因此也稱做「晾經法會」。

另有一附會傳說,是將此習俗關連到唐朝玄奘大師,說他西天取經歸來,在六月六日那天,卻不小心把經書掉到水中,他趕緊撈起晾曬,於是有了此習。

另外「曬龍袍」的傳說,則出自明朝沈德符《野獲編》寫到,乾隆皇帝在揚州巡行時逢大雨,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日。他淋濕了衣服,只好將龍袍脫下來曬太陽。於是民間也在這天曬衣物,認為這一天「曬衣衣不蛀,曝書書不蠹」。

其實在夏日將久藏的衣物、書籍,拿到太陽底下曝曬,確實可以防蟲殺菌,古人的智慧從流傳的習俗中確可印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