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許多人傳統補身體都喜歡補腎,衛福部新營醫院提醒,補腎藥一般多較滋膩,不好消化,吃進去不見全吸收,補脾作用雖比較慢,但能將生化氣血送至筋骨、關節、內臟和五官,其實直接補腎,不如先補脾更好。
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育誠表示,現代人因工作繁忙及家庭少子化,晚餐多在外解決,慢性病愈來愈多。
他指出,中醫強調,飲食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再將氣血津液運輸至內臟及四肢,所以身體消化系統最重要。
張育誠說,國人傳統補身體,都喜歡補腎。其實直接補腎不如先補脾更好,補腎藥一般多較滋膩,不好消化,有時吃進去還不見的吸收。補脾作用雖比較慢,但能將生化的氣血送至筋骨、關節、內臟和五官。
張育誠表示,一般重口味飲食,易損傷陰氣,是各種慢性病來源,當今流行地中海飲食強調多食天然蔬菜、全穀類,調味用番茄、迷迭香等香料,吃堅果及好的油脂(如橄欖油),對身體抗發炎、心血管疾病及抗失智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