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畏病痛 願服務至生命盡頭 李祖翔 |2019.08.27 語音朗讀 261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黃現昭(右)年近80還到以色列朝聖。圖╱宋憶嬌提供 黃現昭與女兒一起尋找幼時就讀的天主教聖心學校。圖╱宋憶嬌提供 黃現昭與女兒秀出在印度服務的義工證。圖╱宋憶嬌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生於印度、成家立業於台灣的黃現昭,面對戰亂、顛沛流離的際遇,依然保持心胸豁達,關愛孩童與病患,年過70還拖著病軀擔任國際義工,照顧殘疾兒,年前罹患腦瘤、昏迷復甦後,再許下餘生要為世界禱告的大願,兒女及鄰里都視她為生命典範。 因為戰亂,黃現昭父母自中國大陸到印度,以勤儉、熱情、好廚藝等客家特質,成功融入異鄉,無奈家中人丁眾多,經濟負擔重,直到她4歲被一位寡婦領養,生活才開始有滋有味。 養母疼她,她也跟著養母受洗,成為天主教徒,在天主教學校就讀,或許是修女常來教他們手工繡花,逢年過節她也想著要給修女和孩子送點東西,慢慢養成給予的習慣。 她也有幸參與德蕾莎修女慈悲愛世的時代,見證修女從未被當地人接納,到賣鞋、賣糖的攤販主動把飯菜、生活用品送去的轉變,「修女以德報怨、無私奉獻令我印象深刻」。她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長大,耳濡目染下,品德在無形中滋養提升。 50多年前中、印交戰,在印華人陷入恐懼,許多人被抓到集中營,生命不受保障,華人決定舉家遷徙,首選加拿大,那年30歲的她,帶著養母到台灣,等待轉飛加拿大,不料神父介紹一份穩定的工作,又巧遇良緣,打亂了她的計畫。 重返印度 珍惜當下所有 在民風淳樸的台灣落地生根後,黃現昭白天從事英文打字、報關行等工作,晚上教孩童英語,再到醫院當看護,年邁後更長達10年至醫院祈禱室服務,撫慰為病所苦的患者,她說:「想服務到生命盡頭。」 2014年她已年過70,行動力依然十足,出發到以色列朝聖,曠野騎駱駝時,感受《聖經》所述,從一無所有到天主為以色列這片土地賜下祝福的過程。2015年在兒女陪同下,想看看40多年未曾再見的家鄉,可惜沒能回到出生地加爾各答。她鍥而不捨,2016年以照顧殘疾兒的國際義工身分前往,終於實現夢想。 他們一行12天,服務7天,剩下的時間都在老家「探險」,不只幸運地巧遇同鄉華人,回到鄰居開的餐廳和兒時學校舊址,還按圖索驥,靠著一個名字找到當了修女的青梅竹馬。 返鄉對黃現昭意義重大,她比過去更珍惜身處台灣的幸福,她說:「當年英屬印度的環境比台灣好,但數十年下來,台灣硬體、文化、宗教、社會關懷和生活都進步了。」在印度車站的洗手間,她遇到了難題,急中生智才脫困,感慨台灣的便利與治安原來不是理所當然而是不可多得,可貴! 昏迷後甦醒 發願為世禱告 回台後黃現昭健康忽然亮起紅燈,醫生診斷為腦瘤,說術後休養一周可回家,沒想到昏迷、插管治療長達9天,甦醒後對人生有些感悟:「我回來,應該是要我多念《聖經》,要專注,並努力實踐吧?以後我要多忍耐,不抱怨;主動關心人,不等人關心我;也不追求華麗穿著,要滿足衣物讓我遮身暖體。」 黃現昭發願餘生都要為世人禱告,「我現在更加明白『勿以善小而不為』的意思,也許我當下獻出的一點點,正好是別人得以被救贖的最後關鍵。」她深信今日我幫助你,他日人們也會解救我的苦難,所以要多作愛心、常祈禱,讓自己和別人都快樂。 雖然她是虔誠天主教徒,但原生家庭信佛,對佛教並不排斥,年輕時還常看星雲大師弘法的節目,她讚:「聽了佛法後,才知道佛教與天主教都有與人為善、不把利益看太重、多行利他等義理。」她樂於與人分享各種向善的人生智慧,對台灣宗教普及感觸甚深,「年輕人比較不清楚,在其他國家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參與特定的宗教活動,那些信仰之所以能融入生活、容易接觸,是因為背後有許許多多人的努力奉獻。」她深諳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真相。 黃現昭就像一套百科全書,什麼都能分享,尤其對人生和壓力的見解,她說,「經歷過苦難,更能淡看生命起落」,而「有信仰的人,其實也不會陷入苦難,無論是何種信仰」。她的言行和豁達激勵許多人,讓聞者醍醐灌頂。 前一篇文章 玩數學 享受成長喜悅 下一篇文章 兒慈協會 全台守護聽損兒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如是說2025.05.0704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5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6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7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8【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家捐創作義賣 助失依兒有家 部落全家福 鏡頭捕捉原鄉情感助視障讀圖表 盲博士創電子平台導演著青蛙裝 下水拍攝產業記憶35年熱心義工 從哥哥被喊到叔叔 阮虔芷樂奉獻 凝聚企業家做公益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