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歷年來放颱風假,只要遇上風雨不大,電影院都照常開放,人潮爆滿,同為展演空間的表演場館卻得依規閉館,表演團體損失慘重。許多表演藝術團體表示,希望未來全台各表演場館若遇颱風假卻風雨不大,能比照電影院等開放,以同時照顧觀眾從事休閒活動權益。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朱宗慶表示,他近日已與國表藝三場館總監積極研究當政府宣布停班停課時,是否能夠不馬上宣布停演,盡可能同時協助團隊並兼顧安全。若演出日天候許可,團隊也有意照常演出,劇場會設法與場館同仁協調並調度人力,將颱風對演出團隊的影響降到最低,詳細方案會再確認。
故事工廠劇團執行長林佳鋒表示,氣象變化快,有時放了假卻風雨稀微,此時私人企業如電影院、百貨公司等都照常開放,現行表演場館因都是公立,只能依行政命令休館。但私立劇院彈性很大,像過去的「新舞台」,遇此狀況都可以協調。
林佳鋒說,前年文化部曾協助找保險公司和表演團隊談可保障颱風停演損失等的「節目中斷險」,後來保險公司不了了之,建議未來該險可和公共意外險一樣,強制表演團體納保。
對此,文化部表示,現雖有產險公司推出「節目中斷保險」,理賠投保單位造成的直接財務損失,但保險成本仍高,文化部將研析協助支持方案,並健全化保險機制,降低表演節目中斷的成本損失。
至於場館遇颱風假能否彈性,文化部表示,依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颱風來襲時是否停班停課,是由各縣市首長依氣象局風雨預報進行評估判斷後,各自決定並發布,屬政府機關的藝文場館皆受此辦法規範。民營企業如百貨業、電影院等是否停止上班,才能依勞動基準法或其他法令規定,由勞資雙方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