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文化刺激有待加強,居高不下的教師流動率亦是蘭嶼長年來的存在問題,孫台華語重心長地說,班級導師換來換去,連帶也讓教育品質變來變去,以前年為例,二十一位編制老師中,就有八位老師申請轉調,不斷轉換的教師面孔,讓學生想要好好和老師培養感情都成了一種奢求。
而類似情況也發生在鄰近的綠島台,台東縣立綠島國中校長陳復龍指出,目前校內共有六十八個學生、九位老師,從師生比例來看沒有多大問題,但在行政人力不足的情況下,不但連守護學生健康的專任校護都沒有,就連扮演傳道、授業、解惑角色的老師,也得肩負財務出納、電腦管理員、學校採購等職務,「身兼多職」的情況下,讓老師準備教學工作的時間也跟著減少,一旦有老師臨時請假,更會陷入找不到代課老師的窘境。「不能因為學生人數少,就影響學生的受教權益」陳復龍說,雖然綠島國中是一百人以下的迷你學校,但學生的教育權益卻不能因此「縮水」,在離島教育資源先天就不足的情況下,更要提高離島的教育空間與行政彈性,讓離島教育可以「因地制宜」。
多管齊下 加強留任意願
「讓老師可以安心教書,是改變離島教育很重要的關鍵」陳復龍說,雖然前來離島教書的每位老師都可獲得一個月七千五百元的偏遠校區教育津貼,但扣掉往返台灣本島與離島間的交通運輸費用以及當地生活費,實際助益並不見得很大,再加上離島生活與文化資源不足,更讓已經習慣都會便利生活的年輕老師感到不方便,因此提高老師的教學動機,也成了改善離島教育的當務之急。
如何讓老師願意留下來貢獻所學,降低教師高流動率?校長資歷長達二十二年,現任台東女中校長趙安雄認為提高首要之務是提高讓老師留在偏遠校區的動機,讓留在離島教師不再是件苦差事。改善之道包括強化老師的進修管道、改善教師的生活環境、提高教育軟硬體資源等……。趙安雄認為,要降低教師流動率,得透過「多管齊下」方式,過程或許不容易,卻是不能不做的事。
「不要讓距離阻斷了離島孩子的教育之路」長期觀察離島教育實況的葉炳吾說,無論是離島孩子還是本島學生,都是台灣教育體系的一份子,應該給予同等的關注與資源,才能打造出離島學生更寬廣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