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津裕電業公司 總經理助理
2013年,津裕公司為減少損耗、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決定由她牽頭升級ERP系統。「如果沒有天津周邊豐富的學術資源和技術人才,我們的系統升級恐怕會失敗。」林佳樺說。 圖/新華社
津裕公司如今營業額已達人民幣2.3億元。
圖/林佳樺提供
文/記者張彥、宋瑞、栗雅婷
天津 津裕電業公司 總經理助理
2013年,津裕公司為減少損耗、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決定由她牽頭升級ERP系統。「如果沒有天津周邊豐富的學術資源和技術人才,我們的系統升級恐怕會失敗。」林佳樺說。
一頭短髮,略施粉黛,穿著深藍色工裝,林佳樺顯得十分幹練,身為「台二代」,到天津十餘年,她不僅有了事業,也與天津這座城市結下不解之緣。
四十三歲的林佳樺是天津津裕電業公司總經理助理。這家企業主要在大陸開發生產汽車、農業機械、工程機械電線束及家電配線產品。
「我每年只有三個月會回到台灣,其餘時間都在天津處理公司事務。」林佳樺說自己早已習慣了吃煎餅果子和豆漿油條,以及在天津的「打卡」生活。不過,年少時她從未想過會在天津扎根十三年。
大陸成為事業重心
林佳樺的父親林明宗是最早一批到天津投資設廠的台商之一,一九九二年就合資在天津建立了津裕公司。
「父親從那以後就經常來天津,給家裡帶回來天津麻花、泥人張等,我對天津這座城市也益發嚮往。」林佳樺說。
林佳樺考上研究所後第一次到大陸,遊覽了上海、蘇州、南京等城市,並參觀了父親創辦的公司。那時候,她對大陸的壯麗河山感到「既陌生又親近」。
二○○六年,由於父親在天津的業務進一步擴展,林佳樺決定辭去在台灣的工作,到天津為父親和公司分憂。
「當時坐飛機來天津要通過香港轉機,旅途要耗費一整天時間。」林佳樺說,旅途勞頓還只是她大陸之行面臨的困難之一。剛來天津時,她聽不懂當地人說話,簡體字的閱讀也成為她的問題。靠著父親剛來大陸時使用的一本《新華字典》,她逐漸克服了困難。
林佳樺坦言,近年來,大陸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根據天津市台辦表示,截至二○一九年七月,天津共有台資企業二千四百多家,合同投資總額約一百七十六億美元。
二○一三年,津裕公司為減少損耗、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決定由她牽頭升級ERP系統。「如果沒有天津周邊豐富的學術資源和技術人才,我們的系統升級恐怕會失敗。」林佳樺說。
二○一八年,津裕公司的營業額達到人民幣二點三億元,上繳稅金為人民幣一千四百六十三萬元。林家也早已將大陸作為家族事業的重心。
打算接兒子回天津
目前,這位扎根津沽大地的「台二代」,正在培養融入天津的「台三代」。林佳樺的兒子出生幾個月便跟隨她來到天津生活,讀完幼兒園後回到台灣上小學。「考慮到天津優質的教育資源,我正打算把兒子接回天津上中學。」林佳樺說。
在她和家人的帶動下,朋友們紛紛來到天津和大陸其他城市觀光訪問。津裕公司也成為台灣友人的「接待站」,林佳樺在台北的家則成為天津朋友造訪台灣的「溫馨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