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催生電子支付、電子票證合一,未來將稱為電子支付業。圖為消費者使用悠遊卡購物情景。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金管會推動將電子支付、電子票證整併,未來「電子票證業」將走入歷史,全數都稱為電子支付業,包括一卡通、悠遊卡等將改為電子支付業,依照不同資本額才能進行不同業務。新法預計九月底送行政院,之後送立法院三讀才上路。
金管會發布《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修正草案,同時間廢止《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目的是要整合市面上所有的電子支付跟電子票證業者。市場上知名的電子票證包括一卡通、悠遊卡、icash等,而電子支付包括街口支付、歐付寶等,未來兩業者整合成同一法規,法規上將不會區分電票、電支,都統一都叫電支業者。
草案中最大變動,就是未來不再分電支、電票,而是都以資本額做業務區分,資本額在新台幣五億元以上的業者,可做所有電支機構可做的業務,新台幣三億元但不滿五億元可做收受儲值業務,而資本額一億元只能作代理收付業務。目前悠遊卡公司公告的實收資本額約七億元,一卡通公司實收資本額約十一點四億元,愛金卡公司實收資本額約五億元;而街口支付公告的實收資本約五億元、歐付寶十億元。
第二大變動,就是未來法規整併後,電子支付業務內容將可以更多,除原本的儲值、代收代付,未來還可以做國外小額匯兌,開放民眾可以用外幣儲值,還有紅利積點、提供商品禮券的儲存等業務。
此外,草案中也將開放跨機構的金流服務,現在只能支付業者的帳戶間轉帳,如街口支付帳戶間轉帳,未來可容許兩個電支機構業者間互相轉帳,例如LINE Pay一卡通帳戶可以轉帳給街口支付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