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之鳥 可望脫離瀕危了

 |2019.08.11
9743觀看次
字級
時隔兩年,愛鳥人士趙鍔在大陸東海韭山列島,用相機鏡頭捕捉到了「老朋友」的身影──腳上戴著編號為ZA1彩環的中華鳳頭燕鷗。 圖╱新華社
在浙江韭山列島保護區,工作人員為鳳頭燕鷗整理環境、拍照。圖╱新華社
在浙江韭山列島保護區,工作人員為鳳頭燕鷗整理環境、拍照。圖╱新華社
這是一枚鳳頭燕鷗的蛋 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時隔兩年,愛鳥人士趙鍔在大陸東海韭山列島,用相機鏡頭捕捉到了「老朋友」的身影──腳上戴著編號為ZA1彩環的中華鳳頭燕鷗。

鏡頭中,這隻中華鳳頭燕鷗正銜著從海中捕獲的食物,飛回嗷嗷待哺的幼鳥身邊。牠身形修長,除了黑色的翅尖和頭上聳起的黑色羽冠,通體雪白,一眼就能辨識出來。趙鍔激動地說:「我們見證了種群的延續與傳承。」

這個月底,繁殖期結束後,幼鳥們就要跟隨親鳥學習展翅南飛。

兩年前的七月二十四日,趙鍔第一次見到這隻中華鳳頭燕鷗ZA1,牠還是一隻剛滿月、羽色黑白斑駁的幼鳥。

當時,大陸與美國海鳥研究學者及志願者們,一起為這隻幼鳥戴上了具有唯一編碼的腳環。巧合的是,趙鍔再次見到ZA1的這一天,也是七月二十四日。

由於極為罕見、蹤跡神祕,中華鳳頭燕鷗被譽為「神話之鳥」,一八六一年首次發現於印尼,二十世紀四○年代後一度消失蹤跡,鳥類學界普遍認為可能滅絕。

六十多年後,這種海鳥在福建馬祖列島和浙江韭山列島,先後被重新發現有繁殖群體存在。長期以來,普遍被評估為不足五十隻,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極度瀕危物種」。

如今,浙江的寧波市象山縣韭山列島、舟山市定海區五峙山列島,是中華鳳頭燕鷗最為重要的兩處繁殖地。為有效保護和擴大中華鳳頭燕鷗種群,韭山列島從二○一三年開始實施中華鳳頭燕鷗「人工招引與種群恢復」計畫,並連續數年取得成功。

每年7月赴韭山

探察鳥群足跡

「到今年繁殖季結束,中華鳳頭燕鷗全球總數,已超過一百隻。今年,浙江兩地繁殖的個體數量,已占全球繁殖總數百分之八十以上。」浙江自然博物館研究員範忠勇說。

研究人員說,中華鳳頭燕鷗之所以被譽為「神話之鳥」,主因是牠們來去無蹤。夏天,牠們在大陸東部沿海無人海島繁殖結束後,秋季遠赴南太平洋地區度冬,此外的八個月,牠們飛到哪裡,研究團隊仍一無所知。

為了探察中華鳳頭燕鷗的足跡,從二○一五年開始,海鳥研究學者們每年七月到韭山列島為鳳頭燕鷗幼鳥環誌繫放。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鳥類學者畢克斯勒,已是第五年參與並指導環誌工作,畢克斯勒與大陸團隊一起仔細探勘地形,詳細設計了環誌的各個環節,最後成功地將環誌後的幼鳥放歸。

七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共有三百一十八隻鳳頭燕鷗幼鳥進行了環誌,其中有一隻中華鳳頭燕鷗幼鳥。

中華鳳頭燕鷗幼鳥八月羽翼逐漸豐滿,牠們將在父母的帶領下學習南飛。學者們也離開韭山列島,揮手向中華鳳頭燕鷗告別:「等你們明年回來,這是我們的約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