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想念番姨

文╱林聆 |2019.08.08
2311觀看次
字級

文╱林聆

人,是不會得到教訓的,就像不該塞車的路段塞車,總是一再的抱怨,不是每次都走到前面,才會惘然大悟?許是修路、許是車禍,又或是……總是有個合理的交代。然而,多次經驗,卻叫不醒兜圈寧願輪迴苦痛的靈魂,還是習慣叨念。

父親節,想念父親,就接著想念番姨,似乎非比尋常。但是,就是開車塞車時,格外想起急躁的父親與平常默默安靜坐在旁邊的番姨,唯一的一次聽她轉訴父親在平交道柵欄一升,就猛力踩油門時的對白,她用少有的語氣教訓父親,「開車時看修養,老了要安分!」

年輕時的父親英俊瀟灑,很愛孩子,更愛自己,所以小時我常被跨放在他的肩膀,只為了讓我看到櫃台後的銀行行員、郵局小姐。若有漂亮女生,俊帥的父親就會用玩笑口吻說:「那個當小媽媽,好嗎?」「我才不要勒!」逗得全場哄堂,堪稱撩妹高手。

母親喜歡做生意,她患有糖尿病,在世時不是病就是累,父親是白領階級的電報高手,年輕時,三五好友相偕去酒家,不想讓母親知曉,便用摩斯密碼溝通,我知道每次只要電報房的叔伯們和父親滴滴答答的交談後,就會留下母親無奈孤獨守店或操勞家事的身影。偶爾心情好,母親會笑著差我們去當小跟班,監控花心的丈夫。母親終其一生就是渴望不離不棄的情感,直到父親返家,她才有一種塵埃落定的安穩與喜悅。

以前以為父親只是喜歡拈花惹草,逢場作戲,想不到竟是瞞著母親來個真外遇。母親過世的第二年,番姨就進了家門,所有孩子都已經到了勞燕分飛各自成家的階段。爸爸有個老伴其實該高興,但是年少氣盛的我,竟然在回娘家時意外撞見,就當面轉頭甩門離去,留下錯愕的兩老。因為心中住進的永遠是我的母親,無可替代!何況我屈指一算,他們的接觸是重疊的,腦海裡似乎填滿母親才是一家女主人的深刻印記,我哭著為那已經無力申訴的母親叫屈,只怨她,活著的時候一再的原諒,才會養成父親有恃無恐的囂張。

然後好一陣子,我不敢、也不想回那個沒有娘在的娘家!

父親的第二春,兄姊都不願意參加,我住得近,來不及找理由拒絕只好去了,心想,就吃個飯嘛!哪知如坐針氈,那模範父親的匾額依然高掛,我卻覺得喜宴中來自四面八方的眼光,盡是對我的屈辱與嘲諷。

叫她番姨,其實是很不禮貌,甚至有點歧視,早期台灣人常叫原住民「番ㄟ」,意指未開發的蠻荒居民,只是,我們有家教,當面還是稱她「阿姨!」父親則毫不避諱的叫著,譬如:「這,叫你番姨去買就好」、「這,你番姨喜歡吃」。她聽著,也絲毫不在意!

番姨是類青樓女子,她的身世複雜,只知她是家暴的受害者,離異的先生好吃懶做,不負責任,因為孩子衣食無著,她選擇了白天當女工,晚上酒家兼差。那段婚姻等於前世舊事,父親在某個機緣下成了她的紅粉知己,甚至是沒幾個銀兩的救贖金主。

他們結婚後,有時我們回娘家看看,「我覺得番姨煮的菜有點異味」、「我甚至覺得整個房子都有異味」,「她不可能真愛爸爸,還不是求個避風港」。我們姊弟毫無忌諱的批評談論著。

傲慢與偏見交雜,番姨怕是聽到了卻不吭聲,只知道從此家裡多了花露水的香味,番姨常常買香花到處放,三、五朵玉蘭綁著掛著,乾得瘦瘦變褐色,她才肯丟棄。現在想來,番姨藏著一顆善良的心,慈悲的她猶如一片片花香,一直想討好這麼不值得的我們,何苦?

漸漸地,番姨把家打理得有條不紊,父親的衣裳也開始花俏,連車子也都乾淨光潔,我有個從小發燒智商停滯在五歲的小弟,我尊敬番姨,是從她照顧生病小弟的小動作中開始,她勤洗被單,幫小弟分夏冬床墊,像照顧自己的至親甚至像長輩一般,關愛中有著虔誠恭敬的情愫,作風內斂而低調。

其實,仔細想想,我是不該埋怨父親的,誰會拒絕一個溫暖的對待?一個恭敬的尊重?一個無微不至的生活照顧?尤其在失去老伴之後,任何子女都無法給予的甜蜜溫情?

常覺「果報還自受」,意識形態的對立與歧視,永遠不會止息,今天你看不起某些族群,到頭來也會換來優勢族群還擊你自以為傲的差別對待,移民英國的侄兒如是說。似乎是經驗談。

心是可以訓練的,慈悲寬容是一種智慧的呈現,認知有病叫做痴,要經過很多教訓才能體悟,痛苦其實來自錯誤的安立。

父親過世後,我才發現他與番姨也已經攜手二十年,長我十幾歲的番姨不久也住進安養院,有一次我去看她,她很驕傲的回答其他室友的詢問:「是阿!她,我女兒!早上來的是我兒子!她弟弟。」而我即刻大聲的叫她:「阿姨!」似乎在反駁──誰是你女兒?

年輕時常抱怨你活在何種境遇,年長後卻要慚愧自己活在何種高度。能不離初心、惜緣以待,才是真本事。

番姨過世了,大弟找她靈堂用的照片,找很久,幾乎沒有獨照,笑得最燦爛的一張是倚在我父親身旁的,可那時她心中的大英雄卻已是嬴弱垂老到需要依賴著她。父親神色黯淡不復當年;而她,卻無畏無懼、光采明亮。

父親節,想念番姨,似乎非比尋常,但是父親多虧有她,晚年才能活得如此瀟灑、如此浪漫!

父親節,想要告訴天國的父親:「爸爸!如果人生能夠重來,能改變我現在仍耿耿於懷的遺憾,我會選擇叫番姨『媽媽』。真的!『媽媽,感恩有妳,有妳真好,我愛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