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已經準備好各種裝備要登陸火星,目標是在2020年要登陸火星,尋找火星上的生命活動訊息,並研究人類能否在火星上打造新的棲地,藉由科技的發展讓人能夠在火星上開啟新生活。
圖/新華社
文/羅印
中國大陸已經準備好各種裝備要登陸火星,目標是在2020年要登陸火星,尋找火星上的生命活動訊息,並研究人類能否在火星上打造新的棲地,藉由科技的發展讓人能夠在火星上開啟新生活。
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透露,中國將於2020年探測火星,通過火星衛星、火星著陸器、火星車天地聯合探測火星,目前火星車已經做好。
人稱「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曾是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並成功讓中國飛行器登陸月球,現在他的目標是幫助中國登陸火星。
歐陽自遠指出,中國明年將要探測火星,人類探測火星已有45次,但成功的只有18次,成功率只有40%。預計中國火星任務將由大火箭長征5號負責,於海南文昌發射。歐陽自遠說,地球繞著太陽轉一圈是365天,而火星繞著太陽轉一圈大概是687天。一定要趕上某一關鍵時候,也就是地球跟火星存在一定夾角時,在地球上發射探測器才可以順利抵達火星,而飛到火星軌道上,至少要飛將近7個月左右。
天文資料顯示,火星與地球的距離為6000萬至4億公里、公轉周期687天、自轉周期24.66小時,重力為地球的1/3,平均溫度攝氏零下63度。
不過,只有地球火星夾角為70度時才能發射,這個機會窗口每隔26個月一次,另外,飛到火星軌道也要將近7個月,所以如果錯過2020年的發射時機的話,要再等待26個月,也就是2年多的時間才能再度發射。
2020年中國探測火星,將有1個火星的衛星繞著火星飛,還有1個火星的著陸器,以及1個火星車。這3件東西實現天地聯合探測火星,火星車已經做好了。
在火星上做什麼呢?火星有沒有生命?歐陽自遠說,火星探測的首要科學問題是期望在探測火星生命活動訊息上有所突破。這包括現在生命的訊息,過去是否存在過生命,火星生命生存的條件和環境,生命起源和地外生命探索。
其二是為火星本體科學累積資料。包括火星磁層、電離層與大氣層的探測與環境科學;火星地形地貌特徵與分區;火星表面物質組成與分布,地質特徵與構造區畫;火星內部結構、成分等。其三是,探討火星的長期改造與今後建立人類第2個棲息地的前景。
不只中國人想到火星上生活,歐美各國也都有此想法,未來幾十年人類能否定居火星?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對火星北極地域發生的8次沙塵暴的演變進行了跟蹤,認為沙塵暴可能是未來定居火星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火星上的沙塵暴非常頻繁,去年夏天,類似的風暴摧毀了機遇號火星探測器。對於地球上的研究人員來說,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它們是如何產生的、是否可以預見它們的形成以及如何預防它們。
中國大陸已經準備好各種裝備要登陸火星,目標是在2020年要登陸火星,尋找火星上的生命活動訊息,並研究人類能否在火星上打造新的棲地,藉由科技的發展讓人能夠在火星上開啟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