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主計總處昨天公布第二季經濟成長率(GDP)為百分之二點四一,較五月預測值大幅增加零點六三個百分點,預計上半年GDP為百分之二點○七。主計總處專門委員黃偉傑指出,主因是美中貿易戰促成轉單效應拉抬,以及台商回流不斷增加所致,但學者認為,下半年不確定因素多,「不能樂觀的太早」。
黃偉傑強調,全球經濟情勢確實不好,而台灣表現「一支獨秀」,主因是台商回流及轉單效應,亞洲四小龍都有類似的狀況,他認為台灣並非經濟狀況好轉,而是「相對」其他國家好,下半年經濟成長狀況如何,還要觀察美中貿易戰後續情勢、英國脫歐、波斯灣緊張情勢等風險。
比較亞洲四小龍第二季GDP的表現,黃偉傑說,香港為百分之零點六、南韓百分之二點一、新加坡百分之○點一,台灣的表現大幅領先其他國家。
不過,他也強調,國際情勢沒有想像中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才下修全球GDP至百分之三點二,較四月時減少零點一個百分點,全球貿易量則是大幅下修到百分之二點五,較四月預估的百分之三點四,整整少了近一個百分點。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周雨田分析,第二季經濟成長超乎預期的好,除了台商回流還有政府公共建設支出增加,不過今年下半年景氣狀況如何,是否會延續第二季的樂觀趨勢,還要看台商回流是否是長期且實際的投入,再加上美中貿易戰不可預測的風險太高,因此今年全年的經濟成長狀況還在未定之數。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則說,美國貿易談判團隊昨前往上海與中方代表談判,不過卻比預期還要早結束,談判可能不順利,美對中還有三千二百五十億美元的關稅清單未課徵,再加上英國脫歐、日韓貿易戰,下半年不確定因素多、挑戰多。
孫明德強調,我國第二季經濟成長超乎預期的好,並不是因全球經濟暢旺,而是美中雙方打貿易戰,廠商為了避險而轉單,台商也紛紛回台投資,這樣的利多隨時有可能因為其他因素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