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空法師 用文學的筆寫佛學的道

人間社記者胡琇媚台北報導 |2019.07.29
2197觀看次
字級
「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佛教文化裡」,依空法師表示,許多佛教名相相繼變成日常生活用語、天堂地獄和三世輪迴的觀念也深植人心,漸漸匯集成民間信仰。圖╱台北道場提供

【人間社記者胡琇媚台北報導】佛光山台北道場二○一九諸事吉祥講座壓軸,二十七日由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精采上場。依空法師妙語如珠,說明佛教與中國文學千絲萬縷的關聯,深入淺出帶領聽眾認識多位佛教文學家,現場吟誦柳宗元的〈漁翁〉,博得滿堂彩。

「用文學的筆,寫出佛學和哲學的道」,這是依空法師甫出家時星雲大師給予的期許,也是他一路走來以佛教為根本、以文學為方便的弘法歷程。攻讀高雄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時,指導教授鼓勵他以佛教和中國文學的關聯作為研究主題,讓大家得以透過依空法師抽絲剝繭的研究,一窺佛教與漢文化相互交融的軌跡。

「其實,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佛教文化裡」,依空法師說,佛典翻譯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包含字彙、聲韻和觀念,如一刀兩斷、三生有幸、六根清淨、不可思議、頑石點頭等佛教名相,相繼演變成日常生活用語。梵音裡的十四音字母影響唐代三十六字母,豐富的音聲間接促成近體詩(唐詩)的發展。許多佛教觀念,如天堂地獄、三世、輪迴、六道、無常等更深植人心,逐漸匯集成民間信仰。

佛經文本裡的譬喻和故事,透過經師的轉讀和唱導師的吟詠,演變成通俗化的話本(小說)及彈詞、鼓詞、諸宮調。如四大名著《紅樓夢》,就是透過榮、寧二府的盛極反衰,敘述無常及果報的意念。依空法師以多幅莫高窟壁畫,呈現佛教故事及經典以繪畫、浮雕等方式「變相」,創造出高度的藝術成就。

唐、宋佛教盛行、文風鼎盛,出現許多佛教文學家。依空法師一一介紹王維、柳宗元、劉禹錫、白居易和王安石、蘇軾等詩人,從生平、事蹟、著作到佛學的淵源。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詞,透過依空法師活靈活現的導讀,時而窺見山水幽境、時而聽聞山澗鳥鳴。白居易〈念佛偈〉裡句句彌陀,王安石〈和詩贈女〉:「青燈一點映窗紗,好讀楞嚴莫憶家。能了諸緣如幻夢,世間唯有妙蓮花。」以勸讀《楞嚴經》寬慰出閣愛女的思鄉之情,再再呈現佛教詩人學養深厚的佛學底蘊。

最後,依空法師以一闕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祝福與會聽眾都能以超然、曠達的心,面對人生的風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