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外 曹雪芹也是風箏達人

 |2019.07.25
3324觀看次
字級
曹雪芹設計的〈肥燕──四世同堂〉風箏,在雙翅及尾巴畫上獅子,取「獅」與「世」諧音,象徵家族繁盛。 圖/張雅婷
清大歷史所特聘講座教授黃一農證實《廢藝齋集稿》作者為曹雪芹。 圖/張雅婷
曹雪芹寫出了傳頌百年的《紅樓夢》。圖為中國大陸曹雪芹紀念館內的曹雪芹銅像。圖/資料照片

【本報新竹訊】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擁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天文學博士學位的黃一農,當了幾年無線電天文學家後,一頭栽入科技史的研究,不到二十年就成為中研院院士,更成為紅學權威。全心浸淫在《紅樓夢》世界的他,發現作者曹雪芹,傳世不只一部《紅樓夢》,爭議達半個世紀的八卷工藝書稿《廢藝齋集稿》,包括製作風箏及刻印之法,也是曹雪芹所作。

黃一農說,「偵破」此一文史懸案,可讓喜愛《紅樓夢》的讀者更加認識曹雪芹;曹不只是小說家,更是風箏達人、園林大師及烹飪名廚。難得的是,曹雪芹從小出生於富裕家庭,雖然青年時就被抄家,晚年生活雖餓不死,也不再富裕,但他的知識活像一本百科全書,並願意將所學與專業及興趣書寫出來,且將技藝分享予殘疾人士以謀得溫飽,可說是一位實踐派的人道主義者。

這項重大的考據發現獲得學界認可,黃一農所撰〈曹雪芹《廢藝齋集稿》的證真〉最近已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出版的《中國文化》期刊發表。

黃一農是以大數據及傳統考據的「e考據」方法,找出書稿中提到三位人物的真實身分,證實《廢藝齋集稿》為曹雪芹所作。

爬梳百億字文史資料

結合大數據輔助得證

他表示,《廢藝齋集稿》是一套共八冊的工藝書,分述刻印、風箏、編織、製模、織補、印染、園林及烹飪八門技藝。其中《南鷂北鳶考工志》詳細記述製作各式肥燕、瘦燕、比翼燕、雛燕風箏的步驟方法,並附墨線圖、彩圖、歌訣等,透過這些彩圖,更能想像《紅樓夢》第七十回賈寶玉放風箏的場景。

黃一農扮演「時空偵探」,靠的不是指紋及DNA,而是以紥實的文史知識及豐富的聯想能力,加上大數據的輔助,一一爬梳古人的地緣、親友、同鄉、同科、師生等關係網,找出破案的關鍵。

為查出《廢藝齋集稿》作者,黃一農興起以結合大數據的「e考據」來調查此一文史懸案的想法,在一百多億字的文史資料庫中,與傳統的文史考據,交叉比對。他說,由於當時曹雪芹仍只是小人物,其交友圈也有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因此需靠文史知識、聯想能力以及大數據的輔助,才能找出同樣的時空背景、空間地區。

黃一農指出,e考據的多項突破,除了歸功於一百多億字的文史資料已數字化,傳統的文史考據功夫仍不可少。他說,六年前就曾想要找曹雪芹生活周遭的人物,來佐證《廢藝齋集稿》作者為曹雪芹,但當時的大數據環境與搜索能力都有所不足,導致搜尋未果。後來因各大學、學術機構等陸續添置資料庫,讓他的考證如虎添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