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攝影】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文/翁庭華 |2019.07.21 語音朗讀 246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毗鄰基隆山.2012 圖/翁庭華 母子情深.2011 圖/翁庭華 望子成龍.1997 圖/翁庭華 番仔頭‧2013 圖/翁庭華 對話‧2012 圖/翁庭華 節節昇高‧1999 圖/翁庭華 呼應‧2012 圖/翁庭華 普渡眾生‧2009 圖/翁庭華 獅子吼‧2009 圖/翁庭華 文/翁庭華 大自然隱藏著人類至今仍然無法解開的神秘力量,影響著宇宙間氣韻萬千的日月星辰,左右著自然界氣象變化。 東北角海域之風貌 台灣本島四周漫長海岸線,由於地理環境特殊,增生豐富海洋資源和地質岩層,塑造出各種造型奇特的海域奇嶙怪石。尤以東北角海域最具代表性,到處是突出的岬角、灣澳和岩灘,是舉世罕見的自然奇觀。這些受到海潮浸蝕的奇岩嶙石,乃是經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塑造而成,具有堅韌的生命力;亦是經過千載萬代慢慢演變而來,從平滑岩面形成優美的造型美,其紋理、質地、形態更隨著氣象和潮汐的洗禮,不斷在改變。 番仔澳岩層之奧妙 東北角海域的自然風貌,自然讓人聯想到幾個有名景點,如野柳、和平島、南雅、龍洞、北關等,卻少有人留意到近在咫尺的「番仔澳」。「番仔澳」位於基隆八斗子望海巷漁港與水湳洞之間海域,過去曾於戒嚴時期被列為海防要塞管制區,致使其地貌有更多不被破壞殆盡的機會。 「番仔澳」是由於入口旁一座岩壁,形似原住民酋長的臉部造型而得名。身臨番仔澳要抱持「既然來也則安之」的心態,冷靜觀察自然形成的岩灘,與那些奇岩嶙石對話;不以外在形象來觀看,而要從內在意涵去探索。不同造型的岩石,雖然靜止不動,卻生生不息的屹立著,他們是大自然精雕細琢所創造的生態。番仔澳的奇特岩層與其他沿海地區最大差別,就在於有豐富多變神似動物的生態形狀,看什麼像什麼。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們從不同季節、不同氣象、不同時段、不同角度觀察,將會發現這些礁石、岩盤展現了生命的柔韌與光芒,他們不是頑固無感的石頭,而是具有豐韌生命力的自然物象,是對大自然偉大力量的讚嘆和歌頌。 【作者簡介】 翁庭華 台灣基隆人,是台灣重要的紀實攝影家,1990年畢業於日本中居色彩研究所。曾任多所大專院校攝影社指導老師與顧問,美展攝影類評審委員、世界華人攝影學會副會長、日本國展寫真部免審作家。自1960年投入攝影創作近一甲子,從紀實(1960~1970)、寫實(1961~1980)、意象、抽象(1989~2017)等審美發展為基準,用相機記錄珍藏台灣近50年不同階段的人文情懷。 前一篇文章 攝影比賽訊息 下一篇文章 攝影賞析一曲荷思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手機開麥拉】培養攝影眼【紀實攝影】三山農場 花之旅【紀實攝影】四季絕景‧只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