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美中貿易戰開打,製造業大搬移,新南向國家有望成為新生產基地,經濟部考量國家規模、產業環境、商機及產業成長潛力等因素,推出「新南向產業地圖」,越南適合紡織、機械、鋼鐵;印度則適合製造業、綠能及電動車產業。
至於五加二產業中,經濟部評估,隨著工業4.0發展,各國都有需求,我智慧機械在新南向國家發展潛力最大,更列為優先。
經濟部強調,若以五加二產業來說,智慧機械適合前往印度、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國;生技醫療適合前往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綠能科技適合印度及馬來西亞等國;新創產業則適合前往印度及新加坡。
進一步評估新南向國家,印度可說是蔡政策新南向之首,經濟部認為,印度市場規模龐大,具備充沛勞動力及技術人才,近年積極推動數位經濟、印度製造及綠色印度等政策,適合一般傳統製造業、綠能產業(如電動車)、智慧城市及物聯網(IoT)、新創產業等。
而印尼為東協人口第一大國,並擁有豐富天然資源,經濟部指出,印尼近年積極發展傳統製造業IoT、AI等產業,並擴大基礎建設,適合台灣食品飲料、紡織、造船、電信及高科技產業。
泰國位於東協中心位置,並擁有產業聚落及基礎建設,經濟部表示,泰國政府近年推動泰國4.0及數位經濟計畫,適合我國生物科技、物聯網及機械製造業發展。
與台灣已更新雙邊投資保障協定的菲律賓,該政府推動十二項產業發展,經濟部指出,適合我國造船、化學品、物流、汽車及電子等相關產業前往。
至於越南,經濟部認為,擁有充沛勞動力,並致力推動產業創新升級及基礎建設發展,適合台灣紡織、機械及鋼鐵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