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達文西手臂應用十分廣泛。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達文西手術動輒二、三十萬元,「醫師,我需要用到達文西手術嗎?」是許多民眾共同的疑問。
醫師指出,達文西手術進行攝護腺癌及部分腎臟切除手術較有優勢,用於婦科手術或癌症治療的效果與腹腔鏡相同。但外科手術必須考量醫師技術及成熟度,腹腔鏡手術困難度高於達文西手術,若要求醫師不能使用達文西手術,便只能進行傳統開腹手術,患者勢必面臨大傷口、住院時間也更長。
若接受那一種術式取決醫師的技術與成熟度,民眾如何知道個別醫師對手術的熟稔度?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外科部碩學主治醫師張樹人建議衛福部公布國內醫師每年手術台數,幫助民眾選擇。醫改會發言人朱顯光則表示,不只手術台數,醫院自費項目也應透明化,讓民眾在資訊公開的情況下做出選擇。
近半年來,許多研究質疑微創手術的效果,美國安德遜癌症中心進行多國多中心研究發現,子宮頸癌患者接受腹腔鏡或達文西手術,術後存活率為百分之八十六,低於傳統開腹手術的百分之九十六點五。研究結果去年底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同時引爆各界注目與爭議。
2種手術 較有優勢
美國食藥局今年二月依該研究發出警告,指微創手術治療婦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確立。衛福部食藥署三月中旬跟進發布「使用機器人輔助手術設備於乳房切除術及其他婦女癌症相關手術的注意事項安全警訊」。
食藥署醫妝組科長吳正寧表示,目前未有明確科學實證顯示,達文西在婦科或癌症治療具優勢,加上美國食藥局提出警告,所以同步發布提醒醫界及患者。但吳正寧也說,醫療複雜性高,無法要求醫界禁止使用達文西手治療婦科或其他癌症。
張樹人表示,達文西手臂最早設計是為了泌尿科手術,發展至今僅有兩種手術被認定與腹腔鏡相比有優勢,分別是攝護腺手術以及部分腎臟切除手術。張樹人認為,國內達文西使用普遍,與達文西手臂進價成本高且維持不易有關,以致從婦科手術到疝氣都有使用達文西手術。
亞太婦產科內視鏡暨微創治療醫學會創會理事長李奇龍持不同意見,他指出,達文西儀器提供給醫師三度空間,腹腔鏡為二度空間,技術門檻上,腹腔鏡比達文西手術困難。在達文西手術出現之前,美國腹腔鏡用於婦癌治療的比率僅有兩成。
李奇龍表示,如果醫師技術能力佳,不需依靠高價位的達文西設備,以腹腔鏡就能完成治療,且治療效果和達文西手術預後一樣好。但全台會使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癌的醫師不超過十人,若要求醫師只能替患者施行開腹手術,患者勢必面臨大傷口和復原時間較長等問題。
台灣婦產科內視鏡暨微創醫學會及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日前召集微創手術及婦癌專家開會,經過八次修訂,訂定兩醫學會共識意見,包含對《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質疑,建議子宮內膜癌患者應使用微創治療方式;而子宮頸癌患者想接受微創手術,因技術性高,執行手術醫師有限,應選曾接受微創手術訓練的醫師,否則以開腹手術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