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空服員罷工雖落幕,長榮航空卻將要開始「清理戰場」。
長榮航空表示,針對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簡稱工會)帶動長榮航空空服員罷工,對公司造成的若干損失,該公司將依法追訴到底,每日求償三千四百萬元,計十七日共求償五點七八億元,連帶工會幹部也一起告進去。
長榮與內部延請的律師磋商後認為,此次罷工,工會提出的首項訴求中,包括禁搭便車、提高日支費、勞工董事等,其中,勞工董事之訴求「於法無據」,長榮將據此力爭,日前已對工會提起非法罷工之訴,並附帶民事求償,而且「官司沒打出一個結果不會喊停」。
根據統計,長榮航空罷工事件自六月二十日起,雖然本月六日已經順利落幕,但影響的航班仍會持續到十九日,甚至延伸到二十二日的部分航班也被取消。
迄七日止,長榮總計取消六百八十一個航班(來回以一航班計),在未計其他周邊損失的情形下,累計營收損失估計約三十點二億元。
業界指出,此次工會以外部工會的立場介入私人企業營運,長榮航空一開始「投鼠忌器」,怕傷害到自家空服員,而隱忍不發,處於按兵不動的階段。六日雙方已簽署八項協議,雙方及各界都「找到台階下」以後,長榮航的法律戰才要啟動,而這也可能危及工會存亡。
長榮表示,上述的法律行動已經展開,雖然罷工結束,但為了捍衛廣大投資人、股東的利益與長榮對廣大消費者的信譽,長榮會站在法理上堅持到底,不僅要告工會並求償,也會針對工會祕書長、副祕書長與理事、監事等幹部一同附帶求償。
此外,也有業界人士指出,長榮此次執意告到底,或除了勝券在握之外,對於外部工會對公司營運造成的損害,可謂深惡痛絕。由於外部工會的主導者,多非長榮的一分子,部分人士甚至有「政黨色彩」。
一位航空業資深從業人員直言,部分有心人只是操弄罷工議題,來為自己從政爭取紅利。
不過,此次若長榮勝訴,不僅工會必須償付判決的金額,連帶工會幹部也會受殃。業界就認為,長榮此舉或有意在罷工事件結束後,透過司法的途徑瓦解工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