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淡水老街上的「無論如河」書店,是由護理人員共同經營。圖/王敏旭
【本報新北訊】護理老師梁秀眉與她的學生吳嘉綾、周雅鈴和鄧雅文,前年共同接手知名的獨立書店「有河book」,更名為「無論如河」,為了經營書店,其中一人辭職當全職店長,四人也透過書店做為平台,提供護理諮詢服務。
這家位於新北淡水老街的書店,四位合夥人都是愛書的護理人員,讓書店不只是書店,還不定期舉辦新書發表會、身心靈講座。且由於具有護理專長,書店會員也能與她們討論護理服務,更能了解護理與勞工困境等議題。
合夥人之一的梁秀眉說,書店正積極向新北市府申請成為關懷據點,目前正訓練義工,且多數都具備護理師經驗,對於照顧長輩更具專業,不僅是衛教宣導,還能發揮護理精神給予諮詢。
普遍大眾對於護理師的印象是「打針發藥」,梁秀眉說,醫療無法根治很多病,護理就是處理醫療沒辦法協助的地方,很多長輩失智症不想說話,怕暴露失去很多記憶,藝術治療是很重要的一環,用「對畫」和長輩對話。
梁秀眉說,畫畫可以看出長輩個性,也是治療過程,義工一旁帶領協助繪畫,觀察長輩是合作創作,還是挑戰式繪畫,這過程就是對話,長輩也被激發創造力,同時獲得成就感,肢體、心靈都因為繪畫獲得治療。
書店是關懷據點的中心點,梁秀眉表示,「無論如河」就是要流出去,流動的產生影響力,目前已在淡水的社區辦書展,也在社區內認識長輩給予幫助,如果家裡照顧得好,長輩就不會被送到機構。
「無論如河」保留有文學、旅遊生態、電影等書籍,也增加自己的歷史、社會運動、心靈等分類,櫃台還有手作甜點與咖啡,走進書店內翻書、欣賞淡水河畔,與經營者對話藉此豐富心靈。
除了實體書本,人生閱歷也是一本好書,「無論如河」發展一人一故事劇場,藉由觀眾分享自身故事,讓演員表演內容,使得參與者借鏡經驗走出自我,只要更多人參與,就能串連與分享更多生命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