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調查 過度玩IG 年輕人易焦慮沮喪

陳玲芳 |2019.07.03
1262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爆紅的「返老還童」照片,不是拍照App的新功能,而是來自於社群媒體Snapchat內鍵的濾鏡功能。根據最新國外調查發現,社群媒體使用過度,最可能對年輕用戶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的是Snapchat以及Instagram。

使用社群媒體功能不斷推陳出新,已不僅只有發布貼文,《二○一八年台灣網路報告》指出,民眾最常使用的網路服務應用前三名為觀看網路影音、社群網站使用及通訊軟體;社群使用率更超過八成,主要為二十世代族群使用。

根據一項由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協會(RSPH)與年輕人健康運動(YHM)共同進行的研究發現,最易帶給年輕人負面心理健康影響的社群媒體是Instagram。

與Instagram關係最密切的年輕人,有健康狀況不良與幸福感相關的問題,如低自尊、睡眠不足和身體形象不佳,最有可能使年輕用戶感到焦慮、沮喪和孤單。Snapchat則讓年輕人感到被霸凌或被疏忽。調查中也詢問受訪者社群媒體界面的相關建議,有七成一年輕人支持社群媒體上使用彈出式警告;六成八贊成在社群媒體上標示出經過數位處理的照片。

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對平台經營者提出建議,包括出現彈跳視窗提醒用戶使用時間過長;標識出經數位處理的影像,讓用戶更輕易辨識出美化與真實的差距,從而建立對世界合理的期待。她特別強調,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時,切莫過度相信圖片呈現的訊息。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也表示,身為父母者也應自我約束,不要期待利用社群媒體控制孩子們的社交狀況,或用自己的角度任意批評。當發現社群媒體中出現霸凌言詞或不當歧見時,家長可找機會私下與孩子對話與討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