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柄垣 戲偶雕刻第一把交椅

羅智華 |2019.07.01
4661觀看次
字級
徐柄垣的手作布袋戲偶,角色相當多元。圖/記者羅智華
布袋戲偶「關公」造型威風凜凜。 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彰化報導】曾風靡台灣大街小巷的經典布袋戲劇《雲州大儒俠》,當年在電視首播時不僅創造逾九成五的高收視率,劇中主角如史豔文、二齒、藏鏡人等角色更是人氣強強滾,這些紅透半邊天 的布袋戲人物其實都是出自於國寶級雕偶師徐柄垣之手,他七十年來共雕刻出上萬尊木偶作品,堪稱戲偶雕刻的第一把交椅,更獲頒彰化縣傳統藝術「偶頭製作」保存者。

而這樣的好手藝其來有自,徐柄垣的啟蒙老師是徐析森,也是台灣早年知名雕刻師、人稱「阿森師」的徐析森,阿森師因受人之託開始雕刻布袋戲偶,由於手藝高群而聲名大噪。徐柄垣說,受到父親影響,從小耳濡目染, 因為對布袋戲感興趣,因而特別專注於布袋戲偶製作,透過一刻一畫,精雕細琢手中每一尊木偶,開啟創作生涯,並創立「巧成真木偶之家」,包括黃俊雄電視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等戲劇都可見到其作品,是打造本土布袋戲偶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

談起製作史豔文等布袋戲偶的因緣,當時黃俊雄與團隊正在製作布袋戲劇《雲州大儒俠》,委託徐柄垣製作一尊年輕的文生戲偶作為劇中主角,經過一番腦力激盪,他創造出形象溫文儒雅、書生味十足的史豔文,就此一炮而紅,成為家喻戶曉、大名鼎鼎的布袋戲人物,其他知名角色如哈麥二齒、藏鏡人等也都由他打造,戲劇開播後大受好評,受歡迎的程度可說是「轟動武林,驚動萬教」,劇中許多角色與劇情至今仍讓許多布袋戲迷回味不已,是四、五年級生難忘的兒時回憶。

徐柄垣說,為了讓每尊木偶都有特色與個性,從身形體態到臉部表情的雕刻都得「因木偶而異」,像是「史豔文」因為在劇中屬於文生,所以要帶有文質彬彬的書卷氣質、五官也要比較細緻挺拔,而「藏鏡人」因角色屬於武生,所以身形與表情就要展現出威風凜凜的氣勢,在他的巧手下,每尊布袋戲偶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這些布袋戲偶不只是雕刻作品,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從十六歲就一路創作布袋戲偶至今,徐柄垣不僅是推動電視布袋戲邁向黃金年代的重要推手之一,其人生更像是台灣布袋戲文化發展的縮影,為木偶雕刻寫下輝煌而燦爛的一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