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二次基測擇優後的總分PR值公布,台灣師大心測中心表示,全國近十六萬名參加二次基測的考生,不含寫作測驗,平均進步一點七一分,但是社會科答對~十七題都只得一分,一次基測則是對~十四題得一分;這次更出現五科答對五十五題只得五分,也比一次基測對四十五題得五分更慘,即答對題數進步十題,分數卻原封不動。
「那ㄟ安呢?」有些考生看到二次基測量尺分數表,很疑惑的問,「不是平均分數進步嗎?為什麼我答對比上次多,分數卻更低?」
中研院研究員林妙香批評,基測量尺計分方式是「劫貧濟富」,昨天公布的二次基測量尺表得到印證。社會科全錯和對十七題一樣得一分,五科總分得五分的最多答對題數竟高達五十五題,也就是說,有考生更努力,比一次基測答對題數大幅進步十題,分數仍然沒進展。
二次基測,國文答對十二題、英語對十四題、數學六題、社會十七題、自然六題,都只能各得一分;分別比一次基測增加兩題、三題、一題、三題和一題。
量尺分數對低分學生是種懲罰?二次基測報考人數只有一次的五成多,最高分群和最低分群考生,因為申請到學校或是放棄升學,幾乎都不再報考二次基測,也就是說,壂底的考生多數都提前出局了,但據二次量尺表,低分群考生答對題數變多,分數沒進步,顯示學習落後的學生報考二次基測,遭受的打擊更大。
此外,心測中心題庫組長曾芬蘭表示,今年二次基測有十六萬人報考,扣除缺考人數,近十六萬名到考的考生中,不含寫作測驗,五個學科共有百分之五十六考生成績進步,百分之四十四的考生成績退步,成績進步的考生比退步的考生多出百分之十二。
國中基測推動工作委員會將於今天寄發成績單,二十七日到三十日繳志願卡,八月十三日登記分發放榜。考生如要查閱總分PR值、各科答對題數和量尺分數對照表,可以上網到「http://www.bctest.ntnu.edu.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