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公路館-台灣公路博物館 一甲子艱辛 愛台灣從路開始 文╱人間社記者陳雅容、連憶蘭 |2019.06.24 語音朗讀 396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1959年誕生的「金馬號」是台灣第一輛豪華大客車。圖/人間社記者陳雅容金馬號上的金馬小姐穿著整齊制服,隨車為乘客服務。圖/人間社記者陳雅容翻攝1953年開通的「西螺大橋」被印製於1960年發行的拾圓紙鈔上。 圖/台灣公路博物館提供 台灣公路博物館外觀。圖/人間社記者陳雅容台灣公路博物館監理業務區陳列「車牌的演進」。圖/人間社記者陳雅容早期的公車儲值卡。圖/人間社記者陳雅容蘇花公路仁水隧道全線貫通的貫通石。圖/台灣公路博物館提供 蘇花公路觀音隧道新建工程的貫通石,有「觀音送子」之美好意涵。圖/台灣公路博物館提供 台灣公路博物館典藏的縮小版中興號客車模型。圖/人間社記者陳雅容早期中橫公路施工時所使用物品標竿架及測量器。圖/人間社記者陳雅容早年中橫公路施工人員使用的水壺與望遠鏡。圖/人間社記者陳雅容早期公路總局材料試驗所使用的檢測儀器。圖/人間社記者陳雅容 文/人間社記者陳雅容、連憶蘭 2014年成立的「幸福公路館─台灣公路博物館」陳列台灣公路超過一甲子的重要文物與史料,傳達「愛台灣,從路開始」的理念。 館內牆上的大事記納入公路總局1946至2026年重要工程與歷史,舉凡早期的西螺大橋、中橫公路;近期的東西向快速道路建設、客運民營化、車牌演進、公路防災、幸福巴士路網;未來的生態公路、蘇花公路改善計畫,都是幸福公路館不可或缺的一環。 交通部公路總局用路人服務中心執行秘書吳季娟表示,「幸福公路館」策展概念為傳承、交流與創新,透過每20年為一個主軸的4大展區,分別呈現台灣公路規畫、興建、養護、防災與監理服務的演進史。 第一個20年(1946~1966) 展示「台灣省公路局成立」、「中橫開通」、「金馬號與金馬小姐」。 其中,1953年開通的「西螺大橋」最引人注目,因興建時接受美國援助,其紅色鐵橋外觀媲美美國舊金山的金門大橋,被印製於1960年發行的拾圓紙鈔、紀念郵票上。 1959年誕生的「金馬號」是國內第一輛大型豪華客車,舉止端莊的車掌「金馬小姐」穿著整齊制服,隨車為乘客服務,還協助接待國家重要外賓,更代表另一種國民外交。 1960年通車的「中橫公路」是第一條連接台灣東西岸的公路。由於當時物資缺乏、運補不易,山中克難的炒花生米、蘿蔔乾、小魚乾被戲稱為「三補丸」,水壺、望遠鏡、測量器、標竿架與帽緣破損、斑駁的工程帽,都原汁原味呈現當年艱辛無比的開路過程。 第二個20年(1966~1986) 陳列「金龍、中興與國光號」、「個人電腦時代」內容。此區特別設置了2座大型平面式觸控螢幕,幫助民眾自主瀏覽全台公路建設。 1970年首台冷氣客運「金龍號」因車身綴有金龍而得名。1976年推出外型富麗的「中興號」,提升客運安全、舒適的乘載功能。 專為偏鄉設置的「幸福巴士」結合計程車、小巴、中巴建構幸福路網,民眾可透過電話預約、定線定班、部分路段開放隨招隨停,滿足偏鄉學童、居民「行」的需求。 「監理業務區」陳列早期大型電腦、鉛字排版、車牌與第三代公路監理電腦系統;「車牌區」具吉利、發財意象的「6666」、「8888」與英文「AMY」開頭的車牌最受民眾青睞。 第三個20年(1986~2006) 展出「快速公路網」與「客運民營化」相關資料。 民眾輕觸螢幕連結台灣模型,包含「高速公路」、「快速公路」「環島公路」、「橫貫公路」、「縱貫公路」、「濱海公路」與「聯絡公路」等全台7大「快速公路網」皆一覽無遺。 在老一輩民眾的印象中「台汽客運」就是公路局,「坐公路局」等同搭乘長途客運的代名詞,2001年台汽「客運民營化」更名為「國光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讓「坐公路局變成坐國光」,而「坐公路局」一詞也隨之走入歷史。 發人深省的「莫拉克風災重建3D紀錄片」為國內第一部3D工程紀錄片,幫助社會大眾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第四個20年(2006~2026) 規畫「公路防災中心」、「全國公路即時監控」、「生態公路人」。 為爭取更充裕的災害預警、應變時間,2000年首推「公路防救災GIS決策支援系統」。2011年「公路防災中心」正式成立。結合手機GPS定位的「省道災情通阻資訊APP」可即時顯示省道預警性封路與災害道路阻斷地點。 即將完成的「蘇花改」有重視歷史遺跡、監測生物多樣性變化、火車運送廢棄物減少碳排、工期引進環保團體監測等4大環保要點,為生態公路最佳範例。而公路開鑿時,如遇有螢火蟲或螃蟹產卵期等特殊生態,工程人員也會規畫妥善的保育機制。 特展區與閱覽遊憩區大面積落地玻璃將室內空間無限延伸至戶外。舒適、多彩的座椅與幾何白雲天花板,豐富空間多元視覺。書架以公路總局標誌製作,收藏各式台灣公路工程書籍。 公路隧道施工既艱辛又困難,貫通最後一段石壁所產生的碎石,被俗稱為「貫通石」,民間相傳隧道在貫通的一剎那,貫通面匯聚兩端氣場,獨具靈性,有突破瓶頸、助孕之效。館方典藏的蘇花公路「觀音隧道新建工程」的貫通石,除了紀念隧道開通,更添「觀音送子」之美好意涵。 「台灣公路博物館─幸福公路館」館址:台北市萬華區東園街65號,每周一至週五,上午9點至下午4點,開放民眾免費參觀,如需團體導覽可於參觀日1周前完成網路預約申請,申請導覽預約網址:https://twhwmuseum.thb.gov.tw/reserve_step1.php 前一篇文章 國立台灣博物館 微美幻境 微化石研究的面貌 下一篇文章 嶺東錢幣博物館 中國貨幣演進 訴說歷史浪潮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收藏不私藏 成就玩具文化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