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光(右)在北京交通大學足球場,和年輕人一起踢球。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在世界足壇,五十二歲的三浦知良、四十一歲的布馮因超長職業生涯被球迷戲稱為「足球小將」;北京交通大學足球場上,也有位「足球小將」——八十二歲的高洪光,已在這座球場踢了三十多年。
高洪光生於一九三七年,從小學二年級踢「永」字牌皮球開始,後來上了足球傳統學校北京七中,考進重視體育鍛鍊的北京清華大學,體育伴隨了他的學生時代。
「第一次踢大足球是高中二年級,上了清華之後經常參加建築系隊的足球賽,畢業後我從事建築設計工作,每周抽個兩三天時間從事體育鍛鍊,參加設計單位的足球友誼賽。」高洪光說。
即便去外地或國外出差,他也不忘踢上幾腳。「我曾經去沙特(沙烏地阿拉伯)搞工程,待了二十六天,期間我就踢了四次。」一九九七年退休後他被其他單位返聘,又從事了十八年民用建築領域的設計工作。健康工作了五十四年,他歸功於體育:「體育培養了我的耐力、堅韌和樂觀情緒,讓我更加愉快地學習、工作。」
八十二歲高齡,在球場上和年輕人一起拚搶,身體能否吃得消?高洪光說,只要堅持科學合理的方法,踢球和年齡沒關係。除了做足熱身,年輕時打下的身體底子讓高洪光在球場的激烈對抗中不落下風。
他說:「當然,體育運動也應該根據自己的年齡條件不斷調整,有的人踢半小時就不行了,而我現在能連續踢球一個小時以上。」
從一九八五年起,高洪光一直在北京交通大學球場踢球。場邊跑步的人總會跟他聊:「今天進球了嗎?」「還打算踢到什麼時候啊?」在高洪光心裡,他從未想過離開球場。
每次來踢球,高洪光都會隨身帶著紙筆,記錄這一天踢球的時間,進了幾個球。這樣的踢球日記,一記就是多年。「我現在每周踢兩到三次。前年我踢了二百六十天,進了二百五十個球,去年因為有傷減少了一半,今年又緩過來了,應該能踢上一百五十多次吧。」
多年的踢球時光,讓他在球場上結識不少「忘年交」的球友。「初中生見了我就叫爺爺,其他年紀的一般都叫我老爺子。跟年輕人一塊踢球時會聊聊他們的工作情況,去哪國出差啊,做些啥研究啊,跟他們聊多了,心態也就年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