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箱裝滿創意

◎江遠 |2007.07.22
415觀看次
字級

膽大、有想法、刻苦耐勞、行動力也特強的「皮箱客」撐起創意市集半邊天,一群七年級生重拾「皮箱精神」,比起前輩,他們的皮箱裝滿創意。

「創意市集」已組成台灣最大的創意市集聯盟CAMPO。四、五年前,這些年輕的設計工作者在台北誠品敦南店前擺地攤販賣自己創作的商品,經常就是「一卡皮箱」打開,創意商品全在裡面,也形成敦南誠品前獨特的市集。

三年前,南海藝廊首度以「創意市集」為名舉辦市集,接著CAMPO在西門町電影公園舉辦每月一次的創意市集,引發全台創意市集熱。據CAMPO估計,台灣已有超過五百個創作團隊、超過兩千名創作者加入創意市集。

「台灣的設計產業太保守、太重西方口味,無法容納具自我風格的產品。」CAMPO創辦人林欣儀說,勇於表現自我的設計工作者,最後只能走入創意市集,藉此測試顧客口味。

林欣儀也發現,不少七年級藝術系學生藉創意市集向藝術界嗆聲。她說,傳統的藝術價值觀排斥「消費」,偏偏消費文化又是年輕族群所重視的。於是,他們把「一卡皮箱走天下」、和顧客交流講價,當做是「行動藝術」。

米奇鰻原本在網路上畫漫畫、出過個人漫畫集,最後把漫畫主角獨立出來做成貼紙,創辦「台北不來梅」參加創意市集。他認為,隨處可貼的貼紙更具滲透力;而藉擺攤走遍大街小巷、跟欣賞者直接對話、甚至討價還價,「不就是當代藝術的精神嗎?」

大學生「阿葛力(ugly)」長得非常可愛,卻創辦「ugly family (醜家族)」,在創意市集販售看起來「醜得很可愛」的台灣人物公仔。

「我對太美的東西沒有感覺!」念設計的阿葛力說,學校教導的是強調均衡、節制的「美」,他卻獨鍾「醜卻有特色、怪到有美感」的獨特美學。

KTH是台中的塗鴉藝術工作者。創意市集興起後,他把牆上塗鴉改成貼紙、T恤,經營「奇色工坊」。KTH說,歐美的塗鴉藝術家可以擁有自己的品牌、到美術館辦展覽,台灣同行卻只能「等警察追」、作品沒幾天就被擦掉了。不少塗鴉藝術家因此選擇走進創意市集,為自己的心血延續壽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