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疾管署最近試辦「院內全體醫療照護人員體溫監測計畫」,希望醫護人員量測及登記體溫後再上班。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過去SARS疫情重創我國醫療體系,為落實院內感染控制,當時創下醫護人員上班前體溫監測先例。近年來,醫院麻疹群聚感染事件頻傳,其中包括護理人員被感染後,又傳染給其他人的案例,為此,衛福部疾管署最近試辦「院內全體醫療照護人員體溫監測計畫」,希望全院醫護人員量測及登記體溫後再上班。
「一個蘿蔔一個坑。請假了,誰要幫妳上?」醫護人員很難請假,一名醫學中心護理師曾發燒還去上班,她說,雖然一早就發燒到三十八度,但請假會讓同事必須臨時銷假上班,只好硬撐上班,下班再去看病。
不過,護理師拖著病體上班不僅有違人權,也有疾病傳播風險。疾管署統計,去年一月至今年五月,已有三起因麻疹境外移入病例就醫引起醫護人員感染事件。二○一七年十月至今年五月,兩個流感季就發生七十六起醫院群聚,多名醫護人員罹患流感,近期讓人印象深刻的應是今年一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爆發病人及護理師群聚感染A型流感,共十五人感染,其中二人併發重症死亡。
為此,疾管署擬定「院內全體醫療照護人員體溫監測計畫」,希望全院醫護人員登記體溫再上班,目前試辦中。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各醫院醫護人員體溫異常追蹤及處理機制,已被納為醫院感染管制查核基準,目前處於政策宣導期,未來是否全面強制要求量體溫並登錄,仍與醫院溝通中。
對此,國內醫院表示,立意良好,但憂心沒有特殊疫情時,醫護人員上班前測量體溫的意願不高;如果醫院體溫登錄系統直接連接雲端,由疾管署管控,政策才能落實。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醫療人員在第一線接觸各類患者,感染風險較一般民眾高,全院醫護人員上班「體溫打卡」立意值得肯定,不過,上班打卡前量測體溫執行不難,但登錄系統是否完善,則直接影響政策成敗。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務企管部主任李偉強指出,SARS期間,醫院曾針對全體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對象包含醫院工作人員及一般民眾,長達半年,但當時為非常時期,執行意願高;相較之下,若平時沒有特別疫情,也天天監測體溫,恐影響執行率,此外,是否三百六十五天都要量體溫並登記,也值得討論。
另外,護理師抱病上班原因複雜,從護理長不准假的上層壓力,到不希望請假被扣半薪扣績效扣全勤獎,或是不好意思增加同事工作量等私人考量,這些原因都有。如何避免自家醫護人員抱病上班,考驗每一個醫院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