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總署(NASA)七日宣布,將推出私人上國際太空站計畫,首發團最快明年初出發,每趟旅程最多三十日,全程費用每人五千八百萬美元,圖為國際太空站。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談了多年的私人「太空旅行」終於要實現了: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七日宣布明年推出私人上國際太空站計畫,最長達三十天的旅程,費用將超過五千萬美元(約新台幣十五點八億元)。
這個私人太空旅遊,一開始每年只接受兩位,每趟旅程最多三十天,旅客負有商業和行銷任務,工作地點在太空站或連接到太空站的太空艙。
NASA說,這個和NASA任務有關的「民間太空人」任務,得在「地心引力非常小」的環境進行,從事「製造、生產與發展」,「支持地球低軌道經濟的永續發展」。
參加者體能狀況須符合NASA的嚴格要求,也得通過太空站的訓練及測試,獲得認證。報名之前,還得提出計畫報告,通過「可行性評估」才准繼續下一步。
每晚食宿、空氣費 要價110萬
每晚食宿及「空氣」費用三萬五千美元(約新台幣一百一十萬元),加上前去太空站報到、回家都得搭乘「商業人員」太空船,總費用驚人。目前波音飛機公司和SpaceX公司都在研發把民間太空人送上國際太空站的飛行器。
開放民間太空人上國際太空站可以替NASA賺取政府預算之外的經費,彌補經費不足,地球軌道生意做得起來的話,得標的個人或民間公司,可在太空站 「製造、實驗、廣告甚至接待旅客」。但《紐約時報》報導,上述私人太空之旅其實無法彌補NASA營運國際太空站的成本,目前這項成本是每年三十至四十億美元,平均約是一天八百多萬美元。
川普:月球是火星一部分 天文迷傻眼
NASA七日在紐約宣布,將在二○二○年開放商業太空旅遊,未料美國總統川普隨後發推文潑冷水,要NASA放眼火星,並稱「月球是火星的一部分」,讓不少天文迷傻眼。
英國《衛報》報導,川普在一則推文中評論自己政府的太空政策,他表示:「我們投入那麼多資金,NASA不應該只討論去月球。我們五十年前就做到了。他們應該把焦點放在更遠大的事情上,像是火星(月球是其中的一部分)、國防和科學!」
川普的言論震驚許多太空迷,因為月球傳統上並不被視為火星的一部分。有網友在川普推文下糾正:「月球是我們的衛星,不是火星的一部分,你這個大傻子。」
先前有理論推測,月球的形成為地球和一顆行星大小的天體發生撞擊,殘留的碎片才形成月球。火星平均距離月球一點四億英里(二點二五億公里)。NASA並未立即回覆衛報詢問有關月球是否屬於火星的問題。不管月球是否屬於火星一部分(事實並非如此),川普此番言論與他之前對月球之旅的熱情大相徑庭。川普三周前才表態支持美國再次登上月球,如今卻改口批評NASA「談論登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