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不久,就是孩子的畢業季了,除了平常關注的學科測驗外,我更希望我的孩子們能擁有幾項能力。
感恩:我跟孩子們說,在畢業前,至少要寫一張卡片給教過你們的老師,以及照顧你們的親人,感謝他們讓你們順利畢業。我和孩子們約定,今年的校慶要回來學校看老師、看學弟妹,當做班級自訂的「校慶感恩日」。
助人:我希望孩子們畢業前,能將平日的嬉笑怒罵,轉化成真心助人。我請他們回想,這六年來,曾經幫過誰?如果有助人的經驗,則繼續維持,倘若沒有,則把握畢業前的日子,多多協助同學。當然,更鼓勵孩子可以在校外幫助老弱人士,這也是十二年課綱素養中,很重要的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
內省:接近畢業,意謂著孩子的身心更成熟了,我希望孩子們能擁有反省的能力;透過反省,孩子們會更有責任感,會對自己和他人負責,同時也會讓未來的自己更好。我希望孩子在畢業前,要交一份「省思手札」,包括這些日子以來犯過什麼錯?如何改過?有了反省,孩子會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生活態度。
此外,我還希望孩子能擁有生活力與前瞻力。生活力,能讓孩子對生活多一點感知與覺察。常有人說,現在的孩子被資訊科技綁架了,所以對生活無感,更別提「生活素養」了。因此,帶著一顆擁有「生活力」的心,可以面對更多元的中學生活,發現不一樣的天地。
我也希望孩子們可以具備前瞻力,讓他們洞見未來的趨勢,培養想像,擁有面對未來的問題解決能力,如此才能應對瞬息萬變的社會。
現在的小六生,要面對的,即是新課綱的課程。他們該駕馭的,不僅僅是課業而已,而是全人發展的教育。這或許不是可以一蹴可幾的,卻是孩子終其一生都要學習的能力。
林彥佑(高雄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