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學童 撿塑膠袋抵學費 |2019.06.06 語音朗讀 241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學生排隊把蒐集來的塑膠垃圾交給老師,作為一星期的學費。圖/法新社 學生在Akshar學校學習環保觀念,也學就業技能。圖/法新社 學生抵達Akshar學校上課 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許多貧窮孩子被迫當童工,沒有上學機會,加上當地燃燒塑膠造成空氣汙染問題嚴重,影響他們的健康;有慈善基金會想出一石二鳥的方法,設立一間環保教育學校,讓孩子以繳交塑膠垃圾代替學費,以做環保換取上學機會。 據《富比世》及「The Better India」報導,位於阿薩姆邦首府第斯普爾外圍的「Akshar學校」,校門口每周都會出現奇景,一群四至十五歲的學齡兒童排著隊,把手上的一包包塑膠垃圾交給老師,內有寶特瓶、塑膠袋和塑膠吸管等。原來學校規定,學生只要每周從家裡或附近地區蒐集二十五件塑膠垃圾交給學校,就可免費上學。每周一次的例行程序,現在在整個社區廣為人知。 這所學校成立於二○一六年六月,由Akshar基金會創辦。去年結婚的創辦人夫妻穆基達(Mazin Mukhtar)和薩瑪(Parmita Sarma)說,他們經多年觀察發現,當地許多孩子因家貧不能上學,被迫在採石場打工,一天賺二點五美元(約新台幣七十八元),只夠填肚子,沒有錢上學。 居民燒塑膠取暖 不知害健康 創辦人也發現,當地環境汙染問題嚴重,居民習慣在冬天燃燒塑膠垃圾取暖,散發的有毒氣體瀰漫家園和校園,但他們大多不知道這種做法不只嚴重傷害環境,也危害自己和孩子的健康。 薩瑪說,當他們看到當地家庭擠在燒塑膠的火前取暖,感到很震驚,決定想辦法讓居民知道這對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他們想出了一石二鳥的方法,創辦環保學校,既讓貧童得到教育,也解決環境汙染問題。孩子為了上學,會努力撿塑膠垃圾回收,學校也會教導環保訊息,孩子學習後能回饋家庭和社會。 穆基達說,最初的挑戰之一是如何說服居民送孩子上學,而不是去採石場工作。創校第一年,學校只有二十名學生。 教各種就業技能 為貧童鋪路 穆基達說:「我們意識到,教育必須與孩子們未來的就業和經濟相關,我們必須設計適合他們需求的課程,並建立就業管道。」因此,學校教孩子學習各種主題,培養就業技能,從安裝太陽能電板、木工到電子技術都有。 此外,學校會聘用高年級孩子當工讀生,或當低年級孩子的助教,讓他們賺取收入,能買玩具、文具、衣服和巧克力等零食。 學生3年增4倍 擬增建100校 出生於紐約、二○一五年來到印度的穆基達表示,希望學校「以童工對抗童工」,貧童能在學校賺錢,就更願意留下來學習,他們學得愈多、技術愈好,就能賺得愈多,令人人都有動力成為模範生。學校創辦三年來,學生人數成長四倍以上,目前已有超過百名學生。 學生蒐集來的塑膠垃圾,部分化身為校園設備,像是一座植物花圃,就是由數十支廢寶特瓶圍成一圈建成。當地社區和商家大多支持學校的理念,許多商店和家庭都一同宣導清理環境。 連印度政府也決定與基金會合作,希望在印度設立一百間同類型學校,不只幫助更多貧童就學,也能加強環保工作。 前一篇文章 老農管不動果園 村長父子全租了 下一篇文章 沒裁判的龍舟賽 輸贏選手自定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3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04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5人間社新聞研習營 傳遞真善美2025.07.1606環保音樂劇在河邊 光明大學攜手社區演出2025.07.1607【人間行腳】馬蹄踏過2025.07.1608南非德本協會捐輪椅 點亮受贈者人生2025.07.1509【臆想截圖】夏天的氣味是白色的2025.07.1510萬年寺播撒善根 祝福佛光寶寶2025.07.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缺陷美感 外星部落3腳精靈造紙不砍樹 石頭紙環保耐用馬賽克名校 傳授獨門古藝印度雨林方舟 女園丁掌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