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世界衛生組織今年流感疫苗選株公告時間延後一個月,全球流感疫苗供應與今年國內公費流感疫苗開打時間雙雙延後。
衛福部疾管署表示,今年公費疫苗預計十一月下旬才能全面開打;若順利在明年流行期之前打完,就不會使疫情蔓延。
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流感疫苗之所以要每年打,是因為流感病毒株持續變異。世界衛生組織以往會在每年二月公布流感疫苗的選株型別,供疫苗廠商生產。不過,今年世衛延至三月才公告,導致全球的疫苗供貨延後。
莊人祥表示,我國今年採購六百萬劑四價的公費流感疫苗,根據廠商預計交貨時間推算,十一月中旬開始供貨,預計十一月下旬才有足夠的量可讓公費對象全面接種。屆時可能開放接種急迫性較高的族群優先在十一月中先打,方案還有待討論。
公費流感疫苗延後開打是否會影響疫情?莊人祥表示,我國流感疫情約在每年新舊年之間開始,若能在明年一月底前打完六百萬劑公費疫苗,理論上對於疫情不會有太大影響。
此外,考量部分族群有優先施打的急迫性,疾管署討論開放部分民眾於十一月中旬優先接種,而以往校園流感疫苗接種都是在十一月以後才開打,今年校園接種時程估計也不會延後太多。
「十一月下旬才能到貨,對於校園接種是很大的壓力。」台灣大學醫學院小兒科主任黃立民指出,流感疫苗接種一至二周會產生保護力,以往建議最好的接種時間點是在十一月底至十二月中旬。
他表示,校園容易群聚感染,學生也是最容易把病毒傳染給其他人的族群,估計六至十八歲學生族群約三百萬人,如果流感疫苗十一月下旬到貨,防疫人員得想辦法在二周內完成接種,否則將掀起群聚感染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