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聯合國】野地山居 的毛地黃

文/趙華 |2019.05.19
4160觀看次
字級
毛地黃 圖/趙華
鈴鐺小花裡的斑點 圖/趙華
毛地黃 圖/趙華
毛地黃 圖/趙華
毛地黃 圖/趙華

文與圖/趙華

5月天,氣溫逐漸上升,夏天的腳步近了,想避開步步近逼的暑氣,除了躲進冷氣房,爬上高山也是個好方法,山上微冷的空氣,甚至讓人產生了冬天還沒走的錯覺!有種植物也喜歡這般冷涼的空氣,總是在山上開得熱熱鬧鬧,享受著屬於它的春天。

鈴鐺小花裡的斑點

它就是「毛地黃」,看過毛地黃這種植物的人絕對不會忘記它那高聳立起、有如哥德式建築一座座尖塔的模樣,這些高高低低的尖塔,矮則50公分,高甚至能長到2公尺;它尖塔般的高聳模樣是由數十朵鈴鐺狀的小花組成,鈴鐺有著紫紅色、白色、粉紅色、淺紫色等變化,每朵鈴鐺小花裡面還有深淺不一的斑點,蜜蜂就是循著這些斑點,找到花粉的所在位置,為毛地黃傳宗接代。

鄉野中的心臟藥材

有許多人認為這些鐘型小花套在手指上剛剛好,就像手指套一樣。毛地黃的屬名Digitalis,就是從拉丁文手指(digitus)衍化而來的。也許是因為毛地黃總是長在山野之間,於是在歐洲出現了這樣的傳說——山林裡的妖精把毛地黃送給狐狸,套在狐狸腳上,讓狐狸出門打獵的時候,能靜悄悄地接近目標,出其不意抓到獵物,所以毛地黃的其中一個英文名字就叫foxglove。此外,也因為毛地黃具有毒性,因此又有人稱它作witch's glove或是dead man's bell,這樣的毒性一方面也是藥性。毛地黃一直以來都是鄉野祕方當中的一味藥材,對於調節心臟運作有良好的效果,但是食用過量可是會丟了性命,必須遵守醫生的處方使用。

台灣多植於中海拔區

這有著各色尖塔的可愛小花,來自歐洲、北非一帶,喜歡涼爽的天氣,大約在1920年由日本的藥廠引進台灣,種在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等高冷地帶。毛地黃的花期大約是春末,正是台灣的梅雨季,一般的植物花粉容易被雨水沖走,不容易結果,但是毛地黃一朵朵下垂的杯狀花朵,卻可以幫花粉遮風擋雨,上面的斑點,又能吸引許多蜜蜂幫它授粉,使得結果率非常高;再加上毛地黃的種子十分細小且數量龐大,每公克種子大約有4500粒之多,發芽率也很高,因此毛地黃才能在台灣中海拔的野地裡佔有一席之地。

美麗的毛地黃,也是受歡迎的園藝花卉之一,屬於二年生或是宿根草本植物。絕大多數的毛地黃第一年只長底下的葉片,栽培第二年以上,才會長出長長的花莖,而在台灣平地栽種的毛地黃小苗,通常在第一年就熬不過炎熱的夏天,小命嗚呼了;但是國外厲害的園藝家研發出只要從播種到開花3至5個月的品種,在秋季播種,隔年春天就會開花,所以現在我們即使是在一般平地,也能欣賞到這些可愛的小鈴噹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