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家7代茹素 源自清末 曹麗蕙 |2019.05.17 語音朗讀 130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金龍彩二代傳人張慈娟致力研發創意新品,盼讓現代年輕人愛上吃素。 圖╱記者曹麗蕙 抹茶QQ銅鑼燒。圖╱金龍彩提供 平安糕。圖╱金龍彩提供 【記者曹麗蕙專題報導】來到高雄「金龍彩」烘培糕餅店門口,陣陣麵包香氣撲鼻而來,人潮絡繹不絕,這家走過半世紀的老店,是全台第一家專製素食的糕餅業,由高齡九十三歲的張森松創立,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張氏家族自清末以來,已有七代茹素,接手經營糕餅店的二女兒張慈娟直說:「吃素好處太多了,護生環保,又有益健康,希望研發更多樣美味糕點,讓大家自然而然愛上吃素。」 張森松的曾祖父母因篤信佛教,長年吃素。張慈娟表示,聽父親說第一代茹素的祖先,可溯及清末,當時還是留辮子的髮式:「祖先是打禪過世,臨終前還交待要剪除辮子。」 百餘年來張家並非全族吃素,「祖父張榮宗這房以下,才全部吃素,包括父親張森松(第四代)、我們兄弟姐妹四人(第五代),以及我們的子女(第六代)都全年茹素,現今也已有孫子女輩(第七代)自主吃素了!」張慈娟開心分享。 回憶童年,張慈娟直言一九五○、六○年代的台灣,吃素尚不便利,「小時候父母親還會帶著我們子女踩麵粉,自己做麵筋來吃呢!」也因如此,張慈娟青少年時曾萌生「棄素」想法:「長大後要到美國留學,名正言順吃葷」,但尚不及實現,一回在路邊看到母雞帶小雞的畫面,覺得「好有母愛」,頓起「護生憐愛」之心,從此摒除葷食念頭,發願終身吃素。 50年前門外漢 堅持護生做素餅 由於家族長年茹素,張森松一九六八年接手一間頂讓麵包店後,毅然決然改為「專營素食」的糕餅烘焙店,即金龍彩的前身—金龍素餅。「父親當時是門外漢,只覺得全家吃素,怎可違心賣葷食糕餅和麵包?」五十一年前,專營素食的糕餅業可說是「大膽創舉」,幾乎零市場,被顧客排斥,麵包師傅更揚言不會做,「還有顧客一進門聽到是素食,立刻打退堂鼓,常常一天只賣出兩條吐司。」張慈娟回憶當初「生意慘澹」的情況。 即使創業道路顛簸,張森松不改初衷,堅持不殺生的素食烘焙,也盼帶給當時為數還不多的素食人口更多方便。初期市場雖小,金龍素餅確成為當年素食者的首選,後來台灣經濟起飛,素食人口漸增,不少顧客會大老遠從加工區騎腳踏車到市區,就為了一嘗美味的素糕餅;當時店內也兼賣素食罐頭,更讓吃素的阿兵哥一放假就奔去採購,「我爸媽只要看到顧客臉上洋溢滿足笑容,就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張慈娟說。 張森松雖半路出家踏入烘焙業,卻重視品質,現今店內一些經典糕點口味都由他與二女兒張慈娟攜手研發。張慈娟猶記父親接手店面之初,麵包師傅不用心,當時負責送貨的張森松,被顧客譏笑店內吐司硬到「打狗會叫」。讓他痛定思痛、買書學習,親自以嚴謹的工序,一遍又一遍地嘗試,終於做出發酵恰到好處、口感綿密細緻的吐司,重新贏得顧客稱讚。 創意巧思 要讓年輕人愛上吃素 此外,現今金龍彩的平安糕、綠豆椪等糕點使用的糖,也是由張森松遵循古法釀造,費時六個月自然發酵出的「活性糖蜜」,黃金比例製出的糕點,香甜不膩,健康舒胃。 一九九九年,曾赴日本學習烘焙的張慈娟接手糕餅店,改名為金龍彩,「彩,不僅僅是台語諧音『菜』的意思,更有多彩多樣的深意」。張慈娟表示,素食應要更國際化、年輕化,因此她致力研發新品,盼為給顧客帶來更多驚喜與新鮮,例如人氣甜點黑糖麻吉,在傳統紅豆、芋頭餡料中,別出心裁添加卡士達醬,碰撞出中西合壁、軟綿Q彈的好滋味,是常被電視節目推薦的明星商品。 談到吃素的好處,張慈娟滔滔不絕:「父親九十三歲、母親九十一歲,不僅未患慢性病,還常活動自如出國遊玩,我吃素的祖先也長壽,也都活超過八十歲。」除了對健康有益外,吃素也有益凝聚家庭情感,「不殺生的餐桌,心性較平和,對家庭融合很有幫助」。她說,張家未規定吃素,但家族成員自小體會茹素優點,「後代子孫自然有吃素因緣」,因此繼續傳承金龍彩五十年的好味道外,她更盼健康創意的素食糕點,「能讓現代年輕人發自內心接受素食、進而愛上吃素!」 前一篇文章 創最老登頂紀錄 88歲癌末翁 登頂玉山 下一篇文章 【找不到人 寧願死在路上】 72歲翁 萬里徒步尋找失憶妻 熱門新聞 01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2025.06.270229.391 新台幣創3年新高2025.06.2603多倫多跨宗教聯合祈福 祝禱世界和平2025.06.26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還滅4-32025.06.2605【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6知識翻越大山 姊弟返鄉報恩2025.06.2607均衡吃、多運動、睡眠足 活化大腦預防失智症2025.06.2608如是說2025.06.2509【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看大冠鷲 在天空織一頂隱形的帽子2025.06.2610社論--切莫誤判中東情勢2025.06.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3D列印希望 動物迎向新生70歲足球英雄 照亮貧童未來帶泰迪熊看病 消除就診恐懼 高麗菜美學 引領法國前衛建築 露天圖書館 閱讀無邊界 作者其他文章中國戲曲學院名家 8月來台公演威廉・透納特展 藍色瑞吉山之日出 國寶級鉅作吸睛新北文化獎揭曉 劉鎮洲等獲殊榮莫內睡蓮 今開展故宮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3典藏先開箱楊麗花、吳晟、傅明光 獲政院文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