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息地種電 黑琵漸消失

 |2019.05.12
2636觀看次
字級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昨公布「二○一九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台灣擁有全球超過半數的黑琵度冬族群,棲地保育仍要持續。圖/中央社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昨公布「二○一九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台灣擁有全球超過半數的黑琵度冬族群,棲地保育仍要持續。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台灣是黑面琵鷺最重要的度冬區,全球數量最新統計,今年創紀錄達到四千四百六十三隻,但台南七股曾文溪口黑面琵鷺主要棲息地的數量卻停滯,鄰近的嘉義縣布袋鹽田八區棲息地,因光電板來了,黑琵全不見了,不少棲息地正面臨綠能種電帶來的食物源減少及汙染等衝擊。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課長王建智說,雖然普查黑琵在台南七股主棲地數量,近三年來有相對減少,但全球和台灣黑琵數量增加。台管處副處長楊金臻說,針對園區內黑面琵鷺「棲地零損失」是重要目標,台江國家公園範圍內及其代管之國家重要溼地範圍,均不應納入再生能源設施(包含風機及光電板)設置考量。

台南市鳥會前總幹事郭東輝,曾是「一○六年台江國家公園及其周緣地區黑面琵鷺及伴生鳥種數量調查」報告的計畫主持人,他說,來台度冬黑面琵鷺數量尚看不出減少,但在台南七股主棲息地黑面琵鷺是有往外擴散,應是魚塭提供食物來源不足,未來最大的威脅是太陽光電板。

長期觀察黑面琵鷺二十多年、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攝影顧問高溢源坦言,台南七股曾文溪出海口主棲息地的黑面琵鷺正在「流失」,早期上千隻覓食飛翔的畫面,現在要看到幾十隻都很困難,還有一年春節遊客竟然看不到一隻黑面琵鷺。

以拍攝黑琵知名的「黑琵先生」攝影家王徵吉更說出重話,曾文溪出海口和西南沿海因為是全球黑面琵鷺重要度冬區,才有台灣第八座國家公園—台江國家公園的成立,如果不積極作為守護黑面琵鷺,台江國家公園還有存在的意義?

溼地保育 未必與開發對立

「為了解決環境問題,我們正在製造另一個環境問題」,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王筱雯長期投入溼地生態研究,她說台灣擁有全球最大面積的黑琵棲息地,全球約百分之六十的黑琵會飛來度冬,根據拉姆薩爾公約,濱南沿海可算是國際型重要溼地,若自然資源被破壞恐不可逆;以嘉義布袋八區鹽田為例,設置太陽能光電板要施工,已驚擾黑琵,施工後棲地也變小,「全球黑琵數量提高,其他棲地品質提升,我們為何不能提升?」

黑琵是雨傘型物種,對棲地需求敏感,所以保護琵鷺的棲地,等於是連帶保育其他台灣鳥類,並保護漁業,王筱雯表示,溼地支撐南台灣產業,產業就代表有很多人類活動,所以觀光不一定會與生態衝突,溼地保育也不一定與開發對立,在生態環境可承載的情況下可被開發。

王筱雯說,一般講到溼地會想到保育,事實上,溼地還有防洪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鄰接重要溼地的其他周邊環境若有保育利用需求時,應納入重要溼地保育利用計畫範圍,一併整體規畫與管理。只要有土地開發就會與環境衝突,但「正確選址」可降低衝突,政府要將各方意見統整納進考量,以「在地智慧」經營管理,明智利用,為再生能源的發展與取捨找到比較好的方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