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走過台灣民間老照片(14-10) 背著相機的神氣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9.05.10
8449觀看次
字級
母親的老式相機:民國50年代,全家出遊,母親拿著相機。這種老式相機雖然對焦很不容易,經常要對半天,不過因使用大底片,沖洗質量穩定,為專業攝影家高度信賴。左邊的兒童是鄰近村莊的孩子,打著光腳好奇地看著城裡來的人。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搔首弄姿的老男人:民國50年代,陽明山上搔首弄姿的老男人,胸上的相機猶如男人的項鍊。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苗栗造橋工程:民國50年代,視察苗栗造橋工程的行政官員,手中拿的相機加裝鏡頭,更專業更高檔。一般單位都有專門的相機和拍攝人員,為單位的工作情況拍照,作為宣傳之用。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背相機的帥氣:民國50年代,背著相機的男士,顯得更為神氣 ,成為家庭事業春風得意的男人的典型。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懷生廳前:民國50年代,站在金山青年活動中心懷生廳 前留影的男士,單位聚會結束後的一刻。懷生廳紀念的 是民國51年一架U2高空偵察機,在大陸上空被擊落犧 牲的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陳懷生烈士。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拿了相機的女生:民國60年代,新竹青草 湖的女學生留影,從制服判斷應是私立女 子學校,儀容十分講究,女孩手中的相機 估計是向爸爸借用的。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三位教授:民國50年代,三位教授坐在校 舍走廊留影,他們的氣質和穿著保留著大 陸知識分子的模樣。他們當中通常會有攝 影發燒友,擁有從大陸帶過來的 相機,在寶島也留下許多珍 貴的生活畫面。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同事出來獻醜:民國50年代,單位新春聯歡會,看著同事出來 獻醜,大夥笑開了,後頭還有同事用非常專業相機和閃光燈留 下歡笑的一刻。有些非常專業,能夠自設暗房沖洗相片,他們 經常成為同事們請託的對象。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遊山的年輕朋友:民國60年 代,一群上山旅遊的朋友。 右邊是望遠鏡,投錢幣可以 看一分鐘遠處的風景,右邊 的男士也抓緊手中的相機, 此時相機已相當普遍。到了 民國60年代末期,即使是大 學生也幾乎人手一個相機, 而且攝影從拍團體照進入個 人寫真的攝製。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相當一段時日,照相機是人們生活裡的奢侈品,如果買一台台灣本地生產的相機就要花去一般人幾個月的薪水,如果是進口的名牌相機,則是幾年的薪水,普通人自然可望不可及。

儘管如此,拍一張照片卻是如此的誘人,因為鈕一按,可以把終將衰老的容顏永遠留住,可以讓終將分離的家人永遠聚在一起,也可以讓人生每一個時期的模樣相互提醒著生命的意義。因此,在相機稀少的年代,人們會到照相館拍照,有全家福、個人照、兄弟照、姐妹照、朋友照等等,很多人成長的過程中,很多東西都丟了,唯獨那一本厚厚的相簿保留了下來。

民國50年代(1960年代)開始,個人相機開始出現在一般人的周圍,通常是從某個事業較成功的男性親友開始。由於買相機需要一筆開銷,因此個人相機自然最早出現在賺了錢的男人手中,這部相機不僅可以幫家人拍照,也讓他們在自己的親友中廣受歡迎,因為周邊拜託他們幫忙拍幾張照片的聲音會不斷地湧現。

到了60年代末期,雙眼相機盛行,價格降下來了,普通人的收入也增加了。就跟所有電氣產品剛剛盛行之時,相機成了某種時尚,尤其是男士們將相機掛在胸前,幾乎成了服飾的一部份,自己和旁人都覺得很神氣,此時連學生郊遊時,都可見到不少人帶著家裡的相機前來,連大孩子拍照都習以為常了。

到了70年代,單眼相機興起,彩色取代了黑白,大學生暑期打個工就買得起自己的相機,同學之間甚至拍起「個人寫真集」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