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全球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大河川自由流動(圖╲美聯社),其餘則被水壩和水庫攔阻,大幅降低河川為人類及大自然帶來的好處。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全球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大河川自由流動,其餘則被水壩和水庫攔阻,大幅降低河川為人類及大自然帶來的好處。
這項研究首次評估全球各大自由流動的河川,分析全球總長達一千二百萬公里的河川流動狀況,發現二百四十六條長度超過一千公里的河川中,只九十一條的河川仍可自由流動。研究成果刊登在《自然》期刊。
從多瑙河到長江,大部分大河川已經被切成幾段。仍可自由流動的河川主要位於北極、亞馬遜盆地和剛果盆地等偏遠地區。
主要研究作者、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博士候選人吉爾(Gunther Grill)說:「世界上的河川形成錯綜複雜的網絡,與土地、地下水和大氣有重要關聯。自由流動的河川對人類和環境皆很重要,但世界各地的經濟發展使河川數量變得愈來愈少。」
世界自然基金會淡水科學家蜜雪兒.蒂姆(Michele Thieme)說,河川是地球的生命線,它們提供的各種益處往往被人類忽視和低估,這世界第一張自由流動的河川地圖,將幫助決策者考慮優先順序,並保護河流給予人類和自然的全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