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師壓力大 找AI訴苦

 |2019.05.07
3509觀看次
字級
人工智慧在醫療照護領域應用愈來愈廣泛。圖為居家照護機器人Zora在巴黎一間養老院帶長者做運動。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報導】科技日新月異,人工智慧(AI)在醫療照護領域的應用愈來愈廣泛,且走向實用性,除了提供醫療決策建議或衛教服務,現在還能傾聽護理人員心裡的苦,幫忙分憂、解憂。

台北榮總近期研發一款LINE聊天機器人「N天使」,新進同仁面對臨床工作壓力時,可向機器人訴苦,找到適合的解決問題方法。

北榮護理部主任傅玲表示,護理工作不只攸關生命,也講求速度,還需要時刻與人互動,可說是勞動性和情緒渲染力極強的工作場域。而且,大醫院護理人員眾多,從基層到主管可能涵蓋多個世代,世代間對工作價值的差異,也可能增加人際衝突。

跟它聊天

不怕身分曝光

北榮護理長劉淑言表示,她五年前即覺察世代間的鴻溝,於是和醫院資訊室合作研究,想開發一款聊天機器人,當作護理關懷平台,讓護理師紓發情緒時不必擔憂身分或對話內容曝光。

劉淑言說,「N天使」的N取自Nurse(護理師),中文叫「恩天使」,有懷恩或感恩之意,希望透過手機的便利性,提供護理人員及時的關懷。

護理人員若遇到職場不友善情況,可連結「N天使這樣做」影片學習如何應對;當需要吃美食或看電影放鬆心情,N天使可提供相關資訊連結;護理師也能快速登入護理部網頁,知道最新公告。

傅玲表示,N天使可說是亞洲首創提供照顧到護理人員心理層面的關懷平台,目前還是草創階段,收新進七十名護理人員試用中,當機器人的智慧學習更穩定、錯誤率更少,即可上線開放使用,有助護理職場更加友善。

AI在醫療照護領域應用愈來愈多元。台北醫學大學近期發表一款聊天機器人,內建五千筆醫療影像,民眾拍皮膚上的痣再上傳照片,AI可分析痣的異常風險,提供民眾是否要去就醫的參考。

長庚醫院有智慧型運輸機器人,能幫護理人員背重物,遇到障礙物還能自動閃避。員林基督教醫院也有運輸機器人ORber,協助推送逾百公斤重的手術器械車。

秀傳醫院有形似「瓦力」的機器人Zenbo駐點,可以簡單對話、說故事、播放影片,陪伴病童和長者。法國巴黎一間養老院,有居家照護機器人Zora帶長者做運動。

病患就醫

還是喜歡真人

AI在醫療服務上的運用進入實用化時代,醫護人員或民眾買不買單呢?北榮引進的人形衛教機器人Pepper能陪伴乳癌患者做運動預防淋巴水腫,還能提供乳癌衛教資訊,不過使用率「普普」,多是第一次就診民眾才會好奇看看。

北榮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表示,醫療借助機器人是不錯的想法,但民眾會不會和機器人互動,和機器人聰不聰明仍有很大關聯。此外,民眾還是習慣開口問醫護人員,不只反應更快,也比較有「溫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