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長時間彎曲手肘工作,當心肘隧道症候群找上門。在汐止科學園區一間公司擔任生產線作業員的小孟,每天都要低著頭進行重複性相當高的動作,在崗位上長達八、九個小時,只有極短的休息時間。
幾年下來,漸漸出現頸部痠痛,還有手麻、手無力等問題,似乎無法握緊拳頭,連拿鑰匙開門都覺得有點難施力。輾轉就醫才確認,原來這份工作不只讓她的頸椎受損,手肘上的尺神經也因為長期壓迫而產生尺神經炎,又稱為肘隧道症候群。
汐止國泰醫院復健科主任塗雅雯說,尺神經從上臂沿著內肘往下延伸至小指末端,主要功能是負責無名指與小指的感覺神經,也負責手指彎曲、手腕彎曲與對掌動作等。
一旦尺神經發炎、受損,就可能造成無名指與小指的麻痺或刺痛、肘內側痠痛、肩頸痠痛等症狀,日常生活中的開鎖、開罐動作也可能出現困難。
尺神經從手背繞經手肘後側時,會經過肱骨內上髁後方的溝道,這就是所謂的肘隧道。這個約莫在手肘內側上下五公分的位置特別狹窄且離表皮最近,因此最容易因外力而受損,或者因長期手肘彎曲工作,讓尺神經長時間維持較強張力而帶來職業傷害。因此,長期枕著手臂趴睡的學生或上班族、計程車司機、生產線作業員,電腦或讀書座椅太低,或因為姿勢不良導致手肘緊壓桌面,都容易讓肘隧道症候群找上門。
要遠離肘隧道症候群,就要嘗試改善相應的不良習慣。塗雅雯舉例,在學校或辦公室午休時,盡量準備小枕頭,取代直接枕著手臂睡覺。
如果工作上難以避免壓迫尺神經,則要留意工作一段時間就要稍作休息。如果麻痛超過四到六周都沒有辦法緩解,必須立刻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