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掀出走潮 僅4成待醫院

 |2019.05.06
1841觀看次
字級
醫院營養師人數近年銳減。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近年醫護勞動議題受到重視,但醫院裡血汗的不只是醫師和護理師;營養師也掀起出走潮,寧願待在瘦身中心拚業績、當網紅賣健康產品,也不願留在醫院。據統計,全台僅四成營養師待在醫院,其餘不是在學校廚房、健身房就是自行開業,台東某地區醫院僅剩一名營養師獨撐。

廚房膳食管理、門診諮詢、病房訪視僅靠一人包下,台東某地區醫院礙於偏鄉及低薪等狀況,職缺乏人問津,一人營養室的工作量讓該名營養師完全無法負荷,即使休假在家,也要隨時ON CALL。營養師公會全聯會副祕書長曾美惠說,營養師人力不足,不只發生在偏鄉,是所有醫院的普遍現象。

根據營養師公會統計,二十年前,全台有六成的營養師都在醫院工作,僅四成開業或另尋出路,隨著時代變遷,人們重視飲食養生,營養師出路增加,加上部分醫院福利縮水、營養師不被重視等,目前我國營養師僅四成在醫院執業。

「對醫院而言,營養師就是個賠錢貨。」一位不願具名的北部某醫學中心營養師說,營養師一個早上的門診,只能幫醫院賺進八百元,但一位醫師卻能替醫院賺進六、七萬,衛福部依照各醫院的病床數,開給醫院須聘雇營養師的最低額度,各醫院擔心多聘多賠錢,都採最低標聘雇。

連續性的營養照顧 嚴重破碎化

該名營養師說,以自家為兩千床的醫院為例,現在僅聘用二十名營養師,等於一人得面對一百名患者,加上政府及醫院要求多種政策配合,如國健署要推動慢性病防治營養衛教、醫院要營養師擔任廚房管理員等,營養師的工作不再只是照顧病人,她評估,院內至少要三十人才能達到好的照顧品質,卻是怎麼要人就是要不到。

除了公立醫院給予較好的福利,私立醫院流動率驚人,薪資約三萬五上下,工作卻是無限上綱,營養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蔡一賢說,醫院留不住人,使得醫院的營養師永遠都是臨床經驗少的菜鳥,且這群菜鳥永遠熬不到變老鳥,原本應連續性的營養照顧,出現嚴重的「破碎化」,進而影響患者權益。

曾美惠坦言,年輕人值得追尋合理工作環境及薪資,政府與各級醫院均應致力於改善醫院營養師人力偏低問題。衛福部醫事司科長李中月說,去年就開始進行醫院的人力評估,未來若要提高營養師的人力,也得確保有營養師願意投入,下階段討論會在今年下半年進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