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樞綜合外電報導】法國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區(PACA)新任首長沙班(M. Sappin)十七日指出,馬賽市政府支持興建大清真寺,卻飽受抨擊,隱含種族歧視意味。
馬賽市議會十六日通過興建大清真寺修訂案,以改進馬賽都會區內穆斯林禮拜堂環境。伊斯蘭協會會長默哈姆德‧阿波爾巴基說,他們經歷四年的社會辯論、法律程序,卻被一拖再拖,「在當地,伊斯蘭是第二大宗教,穆斯林人口眾多,應當享有與人數相當的祈禱場所。」
這項工程案首次提出時,被布魯諾.梅格雷的「全國共和行動」黨(MNR)、「法國行動」黨(MPF)及民族陣線(FN)三黨共同訴諸行政法院,予以否決;MNR還宣布「為保護法蘭西文明,將盡一切努力阻止法國被伊斯蘭化」,如再提案將訴請行政救濟。
沙班強調:「虔敬禮拜的穆斯林和他們的禮拜儀式,應同受尊重;不願他們在有尊嚴環境中禮拜,這種舉止要不得。」他重申維護興建大清真寺立場同時,馬賽市長高丹(J.-C.Gaudin)也支持。
沙班還說:「地方行政機關致力於協助社群興建這種建築,絕非丟臉的事。」按十七日通過的決議,馬賽市政府會發給馬賽清真寺協會五十年長期租賃契約。
日後,清真寺位在第十五區的聖路易社區,占地八千六百一十六平方公尺,每年租金二萬四千歐元。原址最早為屠宰場,後改為放置歌劇院舞台道具倉庫。
馬賽市有六十二個禮拜堂,總計可容納約一萬三千一百四十席,要讓二十五萬穆斯林都做禮拜實在不夠。全法國則有六百萬穆斯林,禮拜場所一千五百多處,大部分都很狹窄,也不敷使用。對此,法國主流社會分成兩大派輿論,多數民眾與知識份子希望政府保持高姿態,體現法蘭西的自由民主精神,准許穆斯林享有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