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市通過興建大清真寺案 招批評

 |2007.07.19
399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樞綜合外電報導】法國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區(PACA)新任首長沙班(M. Sappin)十七日指出,馬賽市政府支持興建大清真寺,卻飽受抨擊,隱含種族歧視意味。

馬賽市議會十六日通過興建大清真寺修訂案,以改進馬賽都會區內穆斯林禮拜堂環境。伊斯蘭協會會長默哈姆德‧阿波爾巴基說,他們經歷四年的社會辯論、法律程序,卻被一拖再拖,「在當地,伊斯蘭是第二大宗教,穆斯林人口眾多,應當享有與人數相當的祈禱場所。」

這項工程案首次提出時,被布魯諾.梅格雷的「全國共和行動」黨(MNR)、「法國行動」黨(MPF)及民族陣線(FN)三黨共同訴諸行政法院,予以否決;MNR還宣布「為保護法蘭西文明,將盡一切努力阻止法國被伊斯蘭化」,如再提案將訴請行政救濟。

沙班強調:「虔敬禮拜的穆斯林和他們的禮拜儀式,應同受尊重;不願他們在有尊嚴環境中禮拜,這種舉止要不得。」他重申維護興建大清真寺立場同時,馬賽市長高丹(J.-C.Gaudin)也支持。

沙班還說:「地方行政機關致力於協助社群興建這種建築,絕非丟臉的事。」按十七日通過的決議,馬賽市政府會發給馬賽清真寺協會五十年長期租賃契約。

日後,清真寺位在第十五區的聖路易社區,占地八千六百一十六平方公尺,每年租金二萬四千歐元。原址最早為屠宰場,後改為放置歌劇院舞台道具倉庫。

馬賽市有六十二個禮拜堂,總計可容納約一萬三千一百四十席,要讓二十五萬穆斯林都做禮拜實在不夠。全法國則有六百萬穆斯林,禮拜場所一千五百多處,大部分都很狹窄,也不敷使用。對此,法國主流社會分成兩大派輿論,多數民眾與知識份子希望政府保持高姿態,體現法蘭西的自由民主精神,准許穆斯林享有合法權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