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日勞動節,民間團體將發動上街遊行,爭取「長照安排假」入法,參考日本的「顧老假」,讓家庭照顧者可以利用排假時間,妥善照顧失能家人。
針對扶育幼童照護重病,現有育嬰假、家庭照顧假等法令規定,但台灣已然邁入高齡社會,老化疾病失能失智人口攀升,卻相對缺乏配套措施予以支持,造成每年約有十三點三萬人因照護需求,而離開職場。照顧生病的老人家,不只耗體力耗心力更耗財力,失去工作機會沒了經濟來源,對照顧者而言,是雪上加霜。
婦女新知基金會表示,照顧失能失智長輩應朝向公共化政策努力,讓在職勞工可以請假安排看護事宜,請假期間還能請領長照安排津貼,以維持基本生活品質。但對此主張,政府與資方各有所慮,如何在滿足照顧者需求下,將勞動市場成本損傷和勞保財務負擔降到最低,是未來無法避免、需要正視的公共議題。
先行推動一定天數的顧老假,讓子女能夠協力分擔照顧重擔,達到「照顧不離職」的目標。
目前公教人員有留職停薪的「侍親假」措施,可供勞動部研議參酌,擬訂勞資雙方可以順利運作的請假規範。考量勞工在長期照護期間不可預期狀況發生,建議採用「家庭照顧假」以「日」為單位的請假方式,以因應突發事故或疾病時,實有親自照顧之需求。
郎英(台中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