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郎英
文/郎英
那日出門採買蔬果,看見一位大叔搖著手響鈴沿途兜售,瞥向機車後座透明圓筒裡,插著一串串紅彤彤閃亮亮的糖葫蘆,我眼睛為之一亮!驚喜這古早味小吃現身市集,改良式的新妝扮,不但衛生乾淨又引人注目。霎時間,童年垂涎欲滴的味覺,從腦海深處被輕輕喚醒。
糖葫蘆是兒時很受歡迎零嘴,我們都叫它「鳥梨仔(閩南語)」,因為那層紅色糖漿裡面包著一顆醃製梨仔,剛吃時甜甜黏黏脆脆的,咬到核心時果液迸溢,酸甘甜啊酸甘甜(台語),到現在仍記憶猶新。
小時候每當廟會或節慶時,就有小販扛著插滿糖葫蘆的草柱木棍,穿梭在人群中吆喝叫賣,每枝竹簽上約有十來個果子,果實大點兒的,大概五、六顆成串。油亮亮紅果子圓嘟嘟排列著,像棵大火樹招搖地晃來晃去,不想看都難,愈看卻口水愈多,忍不住纏著阿爸買一串,邊舔邊看戲的幸福滿足感,從舌尖直竄心坎兒裡。
有年出國旅遊,初次品嘗道地的北京糖葫蘆,口感和台灣大不同,尤其走在古色古香街道上,那味道更是特別。導遊說,糖葫蘆起源於宋朝,南宋光宗帝為治寵妃之疾,貼皇榜徵藥方,有人獻呈冰糖熬煮山里紅的方子,貴妃食欲大開,病癒了;後來流傳到了民間,成了現在的冰糖葫蘆。
記得著名音樂人馮曉泉,有首家喻戶曉代表作〈冰糖葫蘆〉:「都說冰糖葫蘆兒酸,酸裡面它裹著甜,都說冰糖葫蘆兒甜,可甜裡面它透著酸,糖葫蘆好看它竹籤兒穿,象徵幸福和團圓……。」此時再想起,感覺五味雜陳。
下意識掏出錢,向大叔買串糖葫蘆,吃著舔著,那酸甜滋味依舊,只是多了點澀味,是想念父親魁梧肩膀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