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須冠達台北報導】「中輟生的情況,比想像更加複雜。」勵馨基金會專員王淑芬指出,發生中輟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學生個人情緒、學業與交友問題外,有些人甚至有心理上的疾病。面對異質化的學生,學校應盡可能以體諒來代替管教,並且跳脫制度化的限制,為學生尋求個別化的解決方式。
此外,一旦發現中輟情況,愈早介入愈好。其實許多中輟生一開始只是因為生病或一時不適獲淮放長假,但學校對他的情況不夠注意,讓學生覺得自己可以「藉機」不再去學校,最後導致中輟結果。王淑芬認為,學生若是脫離學校太久,不但會失去同儕支持,也會更疏遠校園,並感受到陌生,因此學校需要多關懷學子的心理狀態。
但最重要的,還是中輟生家庭配合。王淑芬指出,中輟原因多半與家庭失能有關,中輟狀況發生後,家人若願對孩子重新付出,就必須先改變親子間的溝通方式。雖然親子疏遠太久關係難瞬間改變,但信任感本來就需要培養,她說,只要家人花了心力去維繫親子感情,相信孩子也一定會有所改變。